柏樹葉 - 中藥材

柏树叶,中药名。为柏科柏木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的枝叶。具有凉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吐血,血痢,痔疮,癞疮,烫伤,刀伤,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斂瘡生肌。

主治

吐血,血痢,痔瘡,癩瘡,燙傷,刀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化學成分

柏樹葉含黃酮:穗花杉雙黃酮,單甲基穗花杉雙黃酮,扁柏雙黃酮,7"-單甲基扁柏雙黃酮,柏木雙黃酮及其衍生物。還含α-柏木萜烯。

藥理作用

殺蚊作用:用無水乙醇浸提柏樹葉粉,對淡色庫蚊III齡幼蟲有良好的毒殺效果,與對照相比,各處理存活幼蟲的平均發育歷期延長、蛹重減輕。

相關論述

1、《草木便方》:“療風痺,燒汁擦疥蟲、癩。”

2、《分類草藥性》:“治腸風痔腫。和血。並治痢疾,吐鮮血者,兼塗小兒肥瘡。”

3、《重慶草藥》:“止血生肌,治刀傷。”

4、《福建藥物志》:“涼血,止血;治吐血,痔瘡、燙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吐血:柏樹子、柏樹葉。打粉,兌酒用,每次12g

2、治小兒肥瘡:(柏樹)葉打粉(或稍煅打粉),調麻油塗。(1、2方出自《重慶草藥》)。

3、治燙傷:(柏樹)葉搗汁搽。(江西《草藥手冊》)

4、治刀傷:(柏樹)嫩葉,嚼爛敷。(《重慶草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剪取枝葉,陰乾或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小枝扁平,棕褐色。葉細小,鱗片形,互動對生在小枝上,葉片先端銳尖,不緊貼生於枝上,而成刺狀突起,手觸時有刺感,葉面黃綠色或灰綠色。質脆,易斷。氣淡,味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柏科柏木屬植物柏木。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5m,胸圍達2m。樹皮淡褐灰色;大枝開展,小枝細長、下垂,生鱗葉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綠色;較老的小枝圓柱形,暗褐紫色,略有光彈。葉二型;鱗葉長1-1.5mm,先端銳尖,中央之葉的背面有條狀腺點,兩側之葉背部有稜脊。雄球花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3mm;雌球花長3-6mm,近球形。球果圓球形,徑8-12mm,熟時暗褐色;種鱗4對,先端為不規則五角形或方形,中央有尖頭或無,能育種鱗有5-6粒種子,種子寬倒卵狀菱形或近圓形,淡褐色,有光澤,邊緣具窄翅。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成熟。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陝西、甘肅等地。以四川、湖北西部和貴州栽培最多,江蘇南部也有栽培。為我國特產樹種。

生長見習

柏木屬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溼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能耐瘠薄幹旱,且稍耐水溼,中性、微酸性、石灰質土壤均能生長。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採收後秋、冬、春三季均可播種,以秋播為好。條播,行距20-25cm,播幅5cm,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蓋草。1個月左右幼苗出土,揭去蓋草。立冬前後當苗展現3輪以上真葉時,可追施草木灰,以保溫抗寒。翌年4-8月追施人糞尿、硫酸銨等肥,促進苗木生長。播後育苗3年可移裁,立春至春分期間移植,挖徑50cm,深40cm的穴,每畝移苗200-240株。

病蟲防治

1、赤枯病,發病初期結合苗期管理噴施波美0.5-1.0度的石硫合劑。2、害蟲主要有柏毛蟲為害,可於早春用擊樹震盪法捕捉幼蟲。用燈火誘殺成蟲蛾,剪去有繭、卵的枝條並燒燬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