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蒿根 - 中藥材

黑沙蒿根,中药名。为菊科蒿属植物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的根。具有止血的功效。主治鼻衄,吐血,崩漏。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斂止血。

主治

《內蒙古中草藥》: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鮮根折斷嗅氣。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鼻出血:鮮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斷用鼻嗅之(如嗅之過久,能引起鼻腔腫脹)。休克暈倒用鮮根聞之即能甦醒。(《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蒿屬植物黑沙蒿。

形態特徵

黑沙蒿小灌木。主根粗而長,木質,側根多;根狀莖粗壯,直徑1-3cm,具多枚營養枝。莖多枚,高50-100cm,莖皮老時常呈薄片狀剝落,分枝多,枝長10-35cm,老枝暗灰白色或暗灰褐色,當年生枝紫紅色或黃褐色,莖、枝與營養枝常組成大的密叢。葉黃綠色,初時兩面微有短柔毛,後無毛,多少半肉質,幹後堅硬;莖下部葉寬卵形或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基部裂片最長,有時再2-3全裂,小裂片狹線形,葉柄短,基部稍寬大;中部葉卵形或寬卵形,長3-5(-7)cm,寬2-4cm,一回羽狀全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狹線形,長1.5-3cm,寬0.5-1mm,通常向中軸方向彎曲或不弧曲;上部葉5或3全裂,裂片狹線形,無柄;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葉狹線形。頭狀花序多數,卵形,直徑1.5-2.5mm,有短梗及小苞葉,斜生或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黃綠色,無毛,邊緣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形,半膜質;雌花10-14朵,花冠狹圓錐狀,簷部具2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兩性花5-7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頂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短,先端圓,棒狀,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不明顯。瘦果倒卵形,果壁上具細縱紋並有膠質物。花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

生長環境

多分佈於海拔1500m以下的荒漠與半荒漠地區的流動與半流動沙丘或固定沙丘上,也生長在乾草原與乾旱的坡地上,在荒漠與半荒漠地區常組成植物群落的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