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湯 - 方劑

白茅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郭玉刚方。具有清热利湿、辛苦宣上、渗湿利下、行气活血之功效。主治湿热郁阻中焦脾胃而致的脾胃生降失常和三焦气化失司。

  • 名称:白茅根汤
  • 出处:郭玉刚方
  • 功用:清热利湿、辛苦宣上、渗湿利下、行气活血
  • 主治:湿热郁阻中焦脾胃而致的脾胃生降失常和三焦气化失司

組成

白茅根、丹參(各20-30g),柴胡、薏苡仁(各10-15g),杏仁(6g),鬱金、赤芍(炒)、枳殼、大黃炭(各10g),車前草(20g)(或車前子12g)。

用法用量

現代用法:上方每日1劑。症狀重者,日服2劑,以上藥物水煎取汁300-400ml,分3-4次口服。不加任何西藥。

功用

清熱利溼、辛苦宣上、滲溼利下、行氣活血。

主治

溼熱鬱阻中焦脾胃而致的脾胃升降失常和三焦氣化失司。

方義

以白茅根為主,使脾胃之升清降濁機制恢復,再以杏仁辛苦開上,薏苡仁甘涼滲下,可謂樞轉溼熱之要法。方中杏仁辛苦開上,白茅根、薏苡仁辛甘涼,滲溼而不燥,清熱不戀邪。再者,溼熱阻塞氣分階段,為謹防營血受累,方中選用了丹參、赤芍、鬱金、白茅根、大黃、枳殼、柴胡等有活血行氣之力的藥物,且丹參清熟,散營血之瘀,茅根涼血清熱。

運用

由於溼濁之邪阻遏脾胃氣機是其主要病機,故治以疏轉中焦氣機,兼分消上下之法。發熱,腹脹痛乏力,不欲飲食,噁心嘔吐,二便閉短,全身黃染,舌苔黃膩,脈滑。現代常用於治療甲型肝炎。

加減化裁

腹脹甚,不思飲食,舌苔白膩者加川厚朴15g,谷芽、麥芽各30g,杏仁、薏苡仁用量加大;肝大、脅痛者加茜草、玫瑰花各10g;肝脾均大者,丹參加至30g,加茜草10g,凌霄花或玫瑰花10g;大便乾結者,大黃炭用量加至15-30g;大便稀薄者,去大黃炭,加茯苓、車前子各15g;舌苔黃膩,口苦甚者,亦可選加連翹、茵陳、龍膽草,但量不宜大,均在10g左右;病程較長,在5周以上者,舌質淡,苔薄白,便溏,納差,神倦者,加白朮、扁豆。

使用注意

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忌辛、甘、油之品,勿勞累,適當休息。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