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早期是手術好還是保守治療好

下肢靜脈曲張在人群中發病率大概在7%左右。下肢靜脈曲張最主要的發病機制是大隱靜脈匯入深靜脈處的瓣膜發生關閉不全,導致血液倒流,使得靜脈壓力增加,日積月累後引起靜脈擴張扭曲,稱為靜脈曲張。一般位置低的地方容易先發生靜脈曲張,如小腿。

靜脈曲張可以在發病數年,甚至十多年內無明顯臨床症狀。但是這不代表靜脈曲張沒有危害。當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發生靜脈內血栓形成、無菌性炎症、色素沉著、潰瘍、淤積性皮炎、破裂出血等併發症。

過去的觀念,對於無症狀的靜脈曲張或者是老年病人可以先採用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或者彈力襪治療。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基於手術創傷大、經濟負擔重、病人高齡手術風險等原因考慮,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醫學發展到今天,對於靜脈曲張是“早期手術治療還是先保守治療好?”這個問題的回答,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靜脈曲張患者選擇了早期微創手術治療。

首先,藥物和彈力襪作為靜脈曲張保守治療的主要手段,只能延緩病情的發展而不能治療靜脈曲張的病根。因此,藥物只能作為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後的輔助治療。而彈力襪雖然治療效果確切,但是需要終身穿戴,而且使用麻煩、費用不菲。目前絕大部分起初穿戴彈力襪的病人最後還是選擇了手術治療。那麼。既然最後還是需要手術,那麼前面用於保守治療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顯得浪費了。

醫學的發展也使得下肢靜脈曲張的手術越來越微創。微創手術的採用,使過去需要住院一週時間縮短到只需要兩天之內。不過,微創手術只適合於早期的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發展的其中一個後果是:由於深靜脈的血液迴流到了病變大隱靜脈的開口處,又倒流到淺靜脈系統,形成了無效迴圈,加重了深靜脈的負擔,久而久之,導致或加重了深靜脈瓣膜病變的程度。而深靜脈的病變嚴重程度是靜脈曲張手術後復發機率的重要因素。

一旦病情到了靜脈血栓性炎、水腫、色素沉著、淤積性皮炎或著潰瘍時,手術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比如,手術不能消除面板的變黑狀況,手術對於水腫的效果很差,手術對於淤積性皮炎的治療效果不到80%。靜脈炎也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消退。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