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怎麼治療能最好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又稱內異症。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臍、膀胱、腎、輸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處,但絕大多數位於盆腔臟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宮骶韌帶最常見,其次為子宮及其它髒腹膜、陰道直腸膈等部位。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激素依賴性疾病,女性絕經後,異位內膜病灶可逐漸萎縮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暫時阻止疾病發展。子宮內膜異位症在臨床表現上有類似惡性腫瘤的特點,如種植、侵襲及遠處轉移等。持續加重的盆腔粘連、疼痛、不孕,是其重要的臨床表現。

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的原因至今未有明確答案。一般認為是異位種植所引起,也有認為是體腔上皮分化、遺傳、免疫調節異常和炎症等因素造成的。

1、異位種植

女性來月經時,子宮內膜腺上皮和間質細胞可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種植於卵巢和鄰近的盆腔腹膜,並在該處繼續生長、蔓延,形成盆腔內異症。子宮內膜也可以透過淋巴及靜脈向遠處播散,發生異位種植。臨床上所見遠離盆腔的器官,如肺、四肢面板、肌肉等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就是內膜透過血液迴圈和淋巴播散的結果。

2、遺傳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患者的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母親及姐妹的發病風險是無家族史者的7倍。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應根據患者年齡、症狀、病變部位和範圍以及對生育的要求等加以選擇,達到縮減和去除病灶、減輕和控制疼痛、治療和促進生育、預防和減少復發的目的。可透過手術手段切除病灶,也可以透過藥物控制病情。

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首選期待療法。定期隨訪,並對症處理病變引起的輕微經期腹痛,可給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如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對於備孕的女性則應避免服藥,應儘早促使其妊娠,因為懷孕後,異位內膜病灶壞死萎縮,分娩後症狀緩解並有望治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