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穴 - 郄穴 - 針灸穴位

梁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跨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主治急性胃痛、乳痈、尿血、膝肿痛、下肢不遂、乳痈、乳痛。直刺1-1.5寸。

名詞釋義

穴在膝髕骨外上緣上二寸,股直肌和外側肌之間,穴前骨直如梁,穴後肉隆如丘,故名梁丘。

功能作用

祛風除溼,活絡止痛。

定位

位於股前區,髕底上2寸,股外側肌與股直肌肌腱之間。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側肌之間。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

詳細主治

1、急性胃痛。2、膝腫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證。3、乳癰、乳痛等乳疾。

詳細操作

正坐屈膝,於膝蓋外上緣直上2寸處是穴。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胃痛、胃炎、腹洩、乳腺炎、乳頭痛、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下肢倦怠或疼痛。2、現代研究,針刺梁丘使胃機能正常化,而針刺梁丘旁則無效。3、有報道針刺梁丘對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配伍

1、配足內關穴、中脘穴治胃痛。2、配天樞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等治膝風腫痛。3、配髖骨穴、陽陵泉穴、三陰交穴治鶴膝風。4、配足三里穴、上巨虛穴、下巨虛穴、陰市穴治風痺。5、配曲泉穴、陽關穴治痙攣,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大驚乳痛,梁丘主之。”2、《醫經理解》:“梁丘,在膝上二寸兩筋間,足陽明郄,故謂是關梁之處,丘聚之注也。”3、《十四經腧穴命門的涵義及其臨床價值》:“以地名為穴名的有曲池、梁門、梁丘、金門、石門。”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