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地耳根 - 中藥材

大叶地耳根,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阔叶风车子CombretumlatifaliumBl.的根。具有驱虫健胃,解毒的功效。主治蛔虫病,鞭虫病,烧烫伤。

功效作用

功能

驅蟲健胃,解毒。

主治

蛔蟲病,鞭蟲病,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8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汁塗。

相關論述

1、《廣西中草藥》:“健胃驅蟲,治蛔蟲、鞭蟲。”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治燒燙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蝸蟲、鞭蟲病:幹華風車子葉9-18g,或鮮葉30g。水煎2次,空腹服。(《廣西中草藥》)

2、治燒燙傷:鮮華風車子葉搗爛,調洗米水外塗。(《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使君子科風車子屬闊葉風車子。

形態特徵

大藤本,長可達30m。小枝被鱗片,通常無毛,間或帶紅色,節部膨大。葉對生;葉柄長1.5-2.5cm;葉片革質,闊橢圓形或橢圓形,長7-15cm,稀達18(-20)cm,寬5-8cm,稀達13cm,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鈍圓,兩面無毛,幼時被稀疏而明顯鱗片,老熟時密被極細鱗片,但個別鱗片不明顯,側脈6-8對,脈腋有小窩穴,但無毛,中肋側脈在背面突出,網脈較疏,兩面可見。總狀花序腋生或組成頂生圓錐花序,密被絨毛狀微柔毛;花緣白色至黃綠色,極香,極多;苞片極小,早落;萼管漏斗狀,後呈鍾狀,外面密佈極短的絨毛狀微柔毛和微小黃色的鱗片,內有一短毛環,毛長不超過萼齒,萼齒4,三角形,花時向外反折;花瓣4,長圓狀倒卵形,頂端內凹,基部具短爪,與萼齒等長;雄蕊8枚,長約8mm;子房略具4稜,基部漸狹成柄,花柱粗壯,無鱗片,長9mm,棒狀,頂端最寬;胚珠通常2顆。果圓形或倒卵形,頂端微凹,長與寬相等,2.5-3cm,具4翅,光亮而有脈紋,淺黃色至淺棕色,無鱗片,被稀少的短毛;果柄長5-8mm。花期1-4月,果期6-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800m的河邊、谷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