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關穴 - 石闕、石關、石門 - 針灸穴位

石关,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石阙、石关、石门。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主治胃痛、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不孕。直刺1-1.5寸。

名詞釋義

石,指石硬,含堅滿之意。關,指關要。穴近胃脘為飲食之關,又主治“婦人子髒中有惡血,內逆滿痛”,為攻堅消滿之要穴,故以名之。

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導滯,調理衝任。

定位

位於上腹部,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

解剖

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9肋間神經。

詳細主治

1、胃痛、嘔吐、腹痛、便秘等胃腸病證。

2、產後腹痛、不孕。

詳細操作

仰臥,先取臍中直上3寸的建裡,再於其旁0.5寸處取穴。直刺1-1.5。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疼、膈肌痙攣、便秘、食管痙攣、眼結膜充血、尿路感染、痛經等。

配伍

1、配太淵穴、俞府穴治嘔噦。

2、配石門穴、大都穴治氣結穴、心堅滿,大便閉。

3、配關元穴、陰交穴、中極穴、商丘穴、湧泉穴、築賓穴治婦人不孕。

4、配京門穴治脊痙反折。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婦人子髒中惡血,內逆滿痛,石關主之。”

2、《針灸甲乙經“在陰都下一寸。”

3、《素問·氣府論》王注:兩旁相去“同身寸之一寸。”

4、《考穴編》:廣注“合建裡旁開一寸五分。”

5、《中國針灸學》:“在臍上三寸,去中行五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