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螺螄殼 - 中藥材

白螺蛳壳,中药名。为田螺科环棱螺属动物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Benson)及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具有化痰,和胃,敛疮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胃痛,反胃,吐酸,瘰疬,溃疡,烫火伤,疳疮。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和胃,斂瘡。

主治

痰熱咳嗽,胃痛,反胃,吐酸,瘰癧,潰瘍,燙火傷,疳瘡。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9g;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化學成分

貝殼主要含碳酸鈣(CaCO3)。

相關論述

1、朱丹溪:“治痰積及胃脘痛。”(引自《綱目》)

2、《綱目》:“治反胃膈氣,痰嗽,鼻淵,脫肛,痔疾,瘡癤,下疳,湯火傷。”

3、《飲片新參》:“化熱痰,治膈氣疼痛,利水熱。”

4、《現代實用中藥》:“治胃痛及胃酸過多。”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卒得咳嗽:白螺或白蜆殼,搗為末。酒服方寸。(《肘後方》)

2、治溼痰心痛:白螺螄殼去泥沙,火煅為細末。每服方寸匕,溫酒調下。(《醫學正傳》)

3、治膈氣疼痛:陳白螺螄殼燒研。每服一錢,酒下。(《綱目》白玉散)

4、治諸瘡爛溼不收:白螺螄殼,火燒存性,敲碎,去殼內泥土,研極細摻之。(《本草匯言》)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收集年久色白的螺殼,晾乾。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

貝殼呈圓錐形,高2.5-4cm,殼頂尖,螺層6-7層,各層膨脹,有稜並有不很明顯的橫斜線紋,縫合線明顯。外表光滑,殼口歪,卵圓形,表面灰白色,體輕,質脆。氣微,味甘。

飲片性狀:

1、白螺螄殼:呈不規則形的碎塊片,大小不一,向內捲曲或呈螺旋狀。外表麵灰白色或黃白色。有的可見環狀稜線;內表面較光滑,灰白色或黃白色。質堅硬,斷面不平坦,角質樣,灰白色。氣微,味淡。

2、煅白螺螄殼:形狀同白螺螄殼,灰白色或青灰色,質鬆脆,斷面白色。氣微,味微鹹。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生活於河溝、湖泊、池沼及水田內,多棲息於腐殖質較多的水底。以藻類及其他植物的表皮為食。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田螺科環稜螺屬動物方形環稜螺及其同屬動物。

形態特徵

貝殼中等大小,全體呈長圓錐形。殼質厚,極堅固。殼高26-30mm,殼寬14-17mm。殼頂尖,螺層7層,縫合線深,體螺層略大;殼面黃褐色或深褐色,有明顯的生長線及較粗的螺稜。殼口卵圓形,邊緣完整。靨角質,黃褐色,卵圓形,其上有同心環狀的生長紋。

分佈區域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