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 - 胃管、太倉、胃募、上紀 - 針灸穴位
中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胃管、太仓、胃募、上纪。属任脉。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胃幽门部。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黄疸、癫狂、脏躁。直刺1-1.5寸。
名詞釋義
脘,胃府也。穴在臍上四寸,當胃之中部,故名中脘。
功能作用
消食導滯,鎮驚安神,降逆利水。
定位
位於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
解剖
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7、8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深部為胃幽門部。
詳細主治
1、胃痛、腹脹、納呆、嘔吐、吞酸、呃逆、小兒疳積等脾胃病。2、黃疸。3、癲狂、髒躁。
詳細操作
仰臥,於(胸)歧骨於臍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胃下垂、急性腸梗阻、便秘、消化不良、神經衰弱、高血壓、精神病等。2、現代研究,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與原來的功能狀態和針剌手法有關。對膀胱張力也有調整作用,當膀胱處於緊張狀態,可使張力下降,處於鬆弛狀態使之張力上升。對血液也有影響,可使白細胞明顯上升,中性白細胞比例也相應上升。對脾功能亢進而白細胞減少者,也有同樣效果。艾灸中脘穴可提髙機體免疫防衛功能。
配伍
1、配內關穴、足三里穴、公孫穴、內庭穴治胃脘痛。2、配膻中穴、期門穴治呃逆。3、配氣海穴、足三里穴、內庭穴、三陰交穴、公孫穴治腹脹。4、配內關穴、三里穴治腹痛。5、配天樞穴、中極穴治洩瀉。6、配氣海穴、三里穴治便血。7、配脾俞穴、胃俞穴、大腸俞穴、膀胱俞穴、水分穴等治身腫。8、配百勞穴、腕骨穴、三里穴、湧泉穴、膏肓穴等治黃疸。
附註
本穴為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心痛有塞,難以俯仰,心病衝胃,死不如人”,“腹脹不通,寒中傷飽,食慾不化”。2、《難經集註》:虞注“在心前鳩尾下四寸。”3、《中國針灸學》:“在腹上部之中央。”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