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竹根 - 中藥材

扁竹根,中药名。为茑尾科茑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的根茎或根。具有杀虫,通便,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虫积腹痛,食积腹胀,热结便秘,水肿,癥瘕,臌胀,久疟,牙痛,咽喉肿痛,疮肿,瘰疬,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蛇犬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殺蟲,通便,利水,解毒。

主治

蟲積腹痛,食積腹脹,熱結便秘,水腫,癥瘕,臌脹,久瘧,牙痛,咽喉腫痛,瘡腫,瘰癧,跌打損傷,子宮脫垂,蛇犬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鮮品搗敷。

禁忌

脾虛便溏及孕婦禁服。

化學成分

根莖含鳶尾醛類:異德國鳶尾醛,射干醛,28-去乙醯基射干醛,16-O-乙醯基異德國鳶尾醛。並含有鳶尾醛的脂肪酸酯,洋鳶尾醛等。

相關論述

1、《草木便方》:“治水飲積聚,食積,蠱毒邪氣,瘰癧,瘋狗咬傷,殺鬼魅。”

2、《草藥新纂》:“治咽喉腫痛,採根搗汁漱口。”

3、《分類草藥性》:“消飽脹,噙蛾子,並治跌打損傷。”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利尿逐水。治腎炎水腫。”

5、《上海常用中草藥》:“瀉下通便,治便秘。”

6、《貴州草藥》:“清熱解毒,固脫,殺蟲。治臌脹,年久瘧疾,蛔蟲積痛,牙痛,子宮脫垂。”

7、《貴州民間方藥集》:“健脾胃,利水消腫。治臌脹,消化不良等。”

8、《湖南藥物志》:“滋陰降火,止渴除煩。治肺勞咳血,小兒發熱。”

9、《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行氣。治毒蛇咬傷,腸梗阻。”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食積腹脹:扁竹根、臭草根、香附子各9g。煎水服。(《萬縣中草藥》)

2、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蝴蝶花根15g,車前草、茵陳各0g。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腎炎水胂,便秘:(扁竹根)鮮根狀莖15g,水煎服;或鮮根狀莖12-30g,搗爛敷臍部,每日換藥1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子宮脫垂:扁竹根60g,搗絨炒熱,包患處。(《貴州草藥》)

5、治小兒發熱:蝴蝶花根6g,佛甲草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治風寒腫結:紫燕鮮莖根60g,活蟾蜍1只。同搗為泥,敷於患處。每日換2次。(福州臺江《民間實用草藥》)

7、治毒蛇咬傷:扁竹根、蓍草各等分。搗爛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6-7月採挖,鮮用或切片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蔦尾科蔦尾屬植物蝴蝶花。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莖橫生,竹鞭狀。葉基生,套褶成2列;葉片劍形,長25-60cm,寬1.5-3.2cm,先端漸尖,全緣。花莖高出於葉,花多排成疏散的總狀聚傘花序,分枝5-12個;苞片2-3枚,內含2-4朵花;花淡紫色或藍紫色,直徑約5cm,外輪花被裂片3,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3cm,寬1.4-2c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波狀,有細齒裂,中脈上有隆起的黃色雞冠狀附屬物,內輪花被裂片先端微凹,邊緣有細裂齒;雄蕊3,花絲淡藍色,花葯白色;子房紡錘形,花柱3,分枝扁平,先端2裂。蒴果橢圓形,長2.5-3cm。種子黑褐色,為不規則的多面體。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較廕庇而溼潤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緣草地。雲貴高原一帶常生於海拔3000-3300m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