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葉蘭 - 中藥材

斑叶兰,中药材名。为兰科植物大斑叶兰、小斑叶兰、大花斑兰或绒叶斑叶兰的全草。具有补肾益气,清热解毒风热功效。主治肺痨咳嗽,咯血,头晕乏力,神经衰弱,阳痿,跌打损伤,骨节疼痛,咽喉肿痛,乳痈,疮疖,瘰疬,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益氣,清熱解毒。

主治

肺癆咳嗽,咯血,頭暈乏力,神經衰弱,陽痿,跌打損傷,骨節疼痛,咽喉腫痛,乳癰,瘡癤,瘰癧,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搗汁;或浸酒。外用:搗敷。

注意事項

忌酸、冷食物。

化學成分

大斑葉蘭全草含黃酮苷成分:蘆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異鼠李素-3-O-芸香糖苷,3-[(6-O-脫氧-α-L-吡喃甘露糖苷)-β-D葡萄糖基〕]氧化-5,7-二羥基-8-[(4-羥基-3,5-二甲苯基)甲基]-2-(3,4-二羥基苯基)-4H-1-苯並吡喃基-4-酮。斑葉蘭屬植物含脂肪類葡萄糖苷成分:3-(S)-3-β-D-吡喃葡萄糖基-丁內酯,3-(S)3-β-D-吡喃葡萄糖基-4羥丁酸。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斑葉蘭全草中的成分能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戊巴比妥的睡眠時間,拮抗印防已毒素誘導的驚厥。

2、保肝作用:大斑葉蘭全草中的3(S)-3-β-D吡喃葡萄糖基-丁內酯等對四氯化碳誘導的原代培養的大鼠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

相關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根可補虛,葉可止痛。治骨節疼痛,腎氣虛弱。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涼解毒,消炎退腫。治毒蛇咬傷,癰腫瘡癤,肺病咳嗽,氣管炎。

3、《西藏常用中草藥》:軟堅散結,消瘰癧。主治淋巴結核。

4、《湖南藥物志》:清肺止咳。治肺癆咳嗽,尿血。

5、《廣西本草選編》:補腎益氣,活絡,止痛。治頭目眩暈,四肢乏力,神經衰弱,陽痿。

6、《全國中草藥彙編》:潤肺止咳,清熱涼血。主治咯血,百日咳,食慾不振。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肺結核,咳嗽發燒斑葉蘭、青蒿、黨參各15g,銀柴胡、鱉甲各9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2、治腎氣虛弱,頭目眩暈,四肢乏力:野洋參(乾的)30g。蒸雞或燉肉吃;或煎水服,早晚空腹時各服1次,每次半碗。(《貴州民間藥物》)

3、治骨節疼痛:斑葉蘭搗爛,用酒炒熱,外包痛處(小兒用淘米水代酒),每日1換。(《貴州民間藥物》)

4、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斑葉蘭12g,金銀花15g,一支蒿6g。水煎服。另取鮮斑葉蘭搗爛外敷。(《甘肅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7-9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大斑葉蘭、小斑葉蘭、大花斑蘭或絨葉斑葉蘭。

形態特徵

1、大斑葉蘭: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莖匍匐,肉質。莖直立,被長柔毛。葉4-6枚,互生於莖下部,有葉柄;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上面綠色,具黃白色精緻的斑紋;總狀花序具花5-20餘朵,疏生,花序軸被長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花偏向一側,白色或微帶紅色;花瓣卵狀倒披針形,唇瓣與萼片等長,先端具長圓狀披針形的長喙;蕊柱長約為萼片的3/5。蒴果。花期8-9月。2、小斑葉蘭:較大斑葉蘭小;葉3-7枚;花白色或黃白色,萼片三角狀卵形;花瓣倒披針形,唇瓣先端長喙狹而彎曲。3、大花斑葉蘭:莖高5-10cm。葉片卵表,上暗藍綠色,背面帶紅色。花序有花2-8朵,花呈長筒狀;唇瓣比萼片短,白色帶黃色,蕊喙臂和花葯十分長而細。4、絨葉斑葉蘭:莖高8-16cm。葉片卵形,長2-3cm,邊緣波狀,上面暗紫色併為天鵝絨狀,中肋白色或黃白色,下面淡紅色或稍帶粉紅色。唇瓣凹陷呈囊狀;蕊喙分裂成條狀的2枚裂片。

分佈區域

1、大斑葉蘭:分佈於長江以南各地及西藏。2、小斑葉蘭:廣佈於全國各地。3、大花斑葉蘭:分佈於陝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雲南等地。4、絨葉斑葉蘭:分佈浙江、湖北、湖南、廣東、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1、大斑葉蘭:生於山谷林下陰溼處。2、小斑葉蘭:生於山谷林下陰溼處。3、大花斑葉蘭:生於山谷林下。4、絨葉斑葉蘭:生於山坡林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