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葉風毛菊 - 中藥材

禾叶风毛菊,中药名。为菊科禾叶风毛菊Saussurea graminea Dunn【S.poophylla Diels ex Limpr.】,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主治肝胆发炎,胃肠炎,内脏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

主治

肝膽發炎,胃腸炎,內臟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涼血的功能。用於肝炎、膽囊炎、胃腸炎、內臟出血。”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7-8月開花時採收,切段,揉搓出氣味,陰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長短不等。莖圓柱形,中空,紅棕色至黃褐色,直徑2-4mm,有縱溝,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絨毛,有的帶棕黃色鞘狀殘葉柄。葉綠色,條形,邊比勝敗背面反捲,長0.5-6cm,寬約1mm,葉背中脈明顯突起,密被白色絨毛。頭狀花序,直徑0.8-1.2cm,總苞數層,花兩性,紫紅色,花冠長約15mm,先端5裂,基部聯合成管狀。瘦果圓柱形,棕褐色,具縱稜,先端有冠毛一撮,羽毛狀。氣清香,味苦。顯微鑑別莖橫切面:類圓形,邊緣波狀。表皮細胞1列,外壁較厚,長方形、方形、切微延長,有的可見細長的非腺毛或其殘基,非腺毛有的彎曲。表皮外被角質層。表皮下為厚角組織,由1-2層厚角細胞組成,較小,呈多角形或類圓形。皮層由薄壁細胞數至10數列組成,類圓形,有的稜角處有厚角細胞數層。內歧層不太明顯,為1列類長方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的細胞,切向延長,有的含黃棕色物質,凱氏點有的可見。維管束外韌型,15-23個,斷續排列成環,外側有發達的中柱鞘纖維束,木化,韌皮部有篩管群和韌皮薄壁細胞。形成層不太明顯,有的有1-2層薄壁細胞。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成數行至10數行或不規則排列列,木化,直徑13-26μm。靠近髓部有維管束鞘纖維束,髓細胞類圓形,木化,有的有壁孔。喘有較大的髓腔。粉末特徵:淺灰綠色。①花粉粒眾多,球形,直徑35-52μm,萌發孔3,萌發溝3,外壁較厚,表面有小刺狀突起,膜孔有的呈溝沫狀突起。②瘦果冠毛多見,主軸由多細胞組成,有較多分枝,每分枝為1個單細胞毛,基部胞腔大。③莖表皮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④花總苞片表皮可見不等式氣孔,副衛細胞4-6個。⑤導管多為螺紋或梯紋,偶見網紋。花瓣表皮細胞表面觀長方形,壁波狀彎曲。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禾葉風毛菊。

形態特徵

禾葉風毛菊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狀莖分枝,頸部被褐色纖維狀殘葉鞘,並生出花莖和營養枝;莖上密被白色絹狀絨毛。基生葉長8-15cm,寬1.5-2mm,先端漸尖,基部呈鞘狀抱莖,全緣,邊緣內卷,上面疏被絹狀毛或脫落,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莖生葉互生,數片,較短。頭狀花序,直徑1.5-2,單生莖頂;總苞鍾狀,長16-18mm,總苞片具密或疏的絹狀長柔毛,外層先端折,內層紫色;管狀小花,紫色,長約13mm。瘦果圓柱狀,長3-4mm,冠毛淡褐色,外層短,糙毛狀,內層羽狀。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4200m的高山草地和草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