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 - 中藥材

瓦楞子,中药名。为蚶科蚶属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魁蚶Arca inflata Reeve或泥蚶属动物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的贝壳。具有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主治瘰疬,瘿瘤,癥瘕痞块。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痰軟堅,化瘀散結,制酸止痛。

主治

1、瘰癧,癭瘤:本品鹹能軟堅,消痰散結。

2、癥瘕痞塊:本品既能消痰,又能化瘀,有化瘀散結之功。

3、西醫診為甲狀腺腫大、慢性乙型肝炎(肝脾腫大)等屬於痰火鬱結者,急、慢性支氣管炎屬痰熱壅肺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胃火熾盛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10-15g,宜打碎先煎。研末服,每次1-3g。生用消痰散結;煅用制酸止痛。

注意事項

《本草用法研究》:“無瘀血痰積者勿用。”

化學成分

主含碳酸鈣,並含有機質及少量鐵、鎂、矽酸鹽、磷酸鹽等。

藥理作用

碳酸鈣能中和胃酸,減輕胃潰瘍之疼痛。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治一切血氣,冷氣,癥癖。”2、《本草求真》:“此與鱉甲、虻蟲同為一類,皆能消瘧除積。但虻蟲其性最迅,此與鱉甲其性稍緩耳。”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瘰癧,癭瘤,常與海藻、昆布等配伍,如含化丸(《證治準繩》)。

2、治癥瘕痞塊,適用於氣滯血瘀及痰積所致的癥瘕痞塊,可單用,醋淬為丸服,即《萬氏家抄方》瓦楞子丸;配三稜、莪術、鱉甲等行氣活血消癥軟堅之品。

3、治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可單用,也可配甘草同用。

相關配伍

1、瓦楞子配海藻:瓦楞子鹹平,功能消痰軟堅,化瘀散結;海藻鹹寒,功能消痰軟堅,利水消腫。兩藥伍用,可增強消痰、軟堅、散結之力。適用於肝鬱痰火所致之瘰癧、癭瘤。

2、瓦楞子配莪術:瓦楞子鹹平,功善化瘀散結,消痰軟堅;莪術辛苦溫,長於破血散瘀,消癥化積。兩藥伍用,具破血行氣、消癥軟堅之功。適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癥瘕痞塊。

鑑別用藥

瓦楞子與海浮石:二者均味鹹而善化痰軟堅散結,皆可治痰火鬱結之瘰癧、癭瘤等且常相須為用。但瓦楞子性平,又能化瘀散結,制酸止痛,可用治癥瘕痞塊,肝胃不和胃痛吐酸。海浮石性寒,長於清肺降火,兼能利尿通淋,尤善治痰熱咳喘,血淋、石淋。

相關藥品

潰瘍膠囊、和胃片。

相關方劑

含化丸(《證治準繩》)、瓦粉瓜蔞丸(《古今醫統》)、瓦楞子丸(《女科指掌》)。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捕撈,洗淨,置沸水中略煮,去肉,曬乾,生用或煅用,用時打碎。

炮製方法

1、瓦楞子:取原藥材,用水洗淨,撈出,乾燥,碾碎。

2、煅瓦楞子:取淨瓦楞子置適宜容器內,於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涼,碾碎。

3、醋瓦楞子:取淨瓦楞子置適宜容器內,於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倒入醋內,使醋淬均勻,晾乾,研成細粉。每瓦楞子100kg,用醋30kg。4、鹽瓦楞子:取淨瓦楞子置適宜容器內,於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倒入鹽水內淬均勻。瓦楞子每100kg,用食鹽1.2kg。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塵。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1、毛蚶:貝殼較短而寬,長2-4.5cm,寬1.5-4cm,放射肋30-34條,肋上有小結節,表面被有帶毛的殼皮。鉸合齒約50枚。

2、泥蚶:貝殼較小,長2-4.5cm,寬1.5-4cm,放射肋18-20條,由斷續的粒狀突起構成。鉸合齒約40枚。

3、魁蚶:貝殼呈斜卵圓形,左右兩殼形狀相同,左殼稍大於右殼。長約8cm,寬約6cm。背面隆起,有42-48條直楞(放射肋)如瓦壟狀,由頂端向周圍放射,楞紋明顯,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間而成,無明顯結節,被棕色細毛。殼內面乳白色,光滑,上端邊緣有與肋紋相應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鋸齒約70枚(鉸合齒)。質堅硬,能砸碎,斷面白色。氣無,味淡。

飲片性狀

1、瓦楞子:呈粗粉或細粉狀,灰白色,較大碎塊顯有瓦楞線,無臭,味淡。

2、煅瓦楞子:形如瓦楞子,青灰色或深灰色,無臭無味。

3、醋瓦楞子:形如煅瓦楞子,略有醋氣。

4、鹽瓦楞子:形如煅瓦楞子,略帶鹹味。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蚶科蚶屬動物毛蚶、魁蚶及泥蚶屬動物泥蚶。

形態特徵

1、毛蚶:貝殼長卵圓形,質堅厚,殼長54mm左右,高46mm左右,兩殼極膨脹,寬為高的3/4-4/5,右殼比左殼稍小,背側兩端略有稜角,殼頂稍偏前方,兩殼頂間的距離中等。殼表放射肋30-35條,肋凸較密,呈方形小結節,左殼上較明顯。殼表面被有棕褐色絨毛狀殼皮,外皮常易磨損脫落,使殼面常有白色。殼內面白色或灰黃色,邊緣具有與殼面放射肋相應的齒和溝。鉸合部直,鉸合齒約50個,中間小而密;兩側大而疏。前閉殼肌痕小略呈馬蹄形,後閉殼肌痕為卵圓形。

2、泥蚶:貝殼卵圓形,極堅厚,殼長43mm左右,高36mm左右,兩殼相當膨脹,寬度略小於高度。兩殼頂間的距離較遠,殼表放射肋發達,共18-21條,肋上具有極顯著的斷續顆粒狀結節,此結節在殼邊緣部分不甚明顯,殼內麵灰白色,邊緣具有與殼面放射肋相應的深溝。鉸合部直,鉸合齒約40個。前閉殼肌痕較小,呈三角形;後閉殼肌痕大,近方形。

3、魁蚶:貝殼斜卵圓形,堅厚,一般殼長80-104mm,高62-85mm,大者長可達122mm,高102mm。兩殼合抱,左殼比右殼稍大,極膨脹,殼頂突出,向內彎曲,稍超過韌帶面。韌帶梭形,具黑褐色角質厚皮。背部兩側略呈鈍角,殼前緣及膚緣均呈圓形;後緣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寬,平滑整齊,無明顯結節,約42-48條,以43-44條較多見,生長輪脈明顯,殼面白色。被棕褐色絨毛狀殼皮,殼頂部殼皮長脫落,使殼頂呈白色。殼內面白色,鉸合部直,鉸合齒60-70枚,中間者細小直立,兩端漸大而外斜。閉殼肌痕明顯,前痕小,卵形;後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顯,鰓黃赤色。殼邊緣厚,有與放射肋溝相應的齒狀突起。

分佈區域

1、毛蚶:我國廣佈於沿海,尤以渤海灣產量最大。

2、泥蚶:我國廣佈於沿海。

3、魁蚶:我國沿海均有分佈,以遼寧、山東產量最多。

道地產區

產於各地沿海地區。

人工製造

人工養殖:應選擇水深10-30m,透明度1-5m之間,水流通暢,風浪小,水質肥,無汙染、鹽度變化小的海域以網籠吊養,或在潮間帶灘塗上撒佈養殖。一般要2-3年長成。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