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陀陀 - 中藥材

矮陀陀,中药名。为楝科植物云南地黄连MunroniadelavayiFranch.的全株。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跌打瘀痛,风湿关节痛,咽喉炎,痈肿疔疮。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清熱解毒。

主治

跌打瘀痛,風溼關節痛,咽喉炎,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服藥期間忌食豆類。

相關論述

《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跌打骨折,風溼痺痛,咽喉炎,癰腫疔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跌打骨折,風溼痺痛:(矮陀陀)全株15-30g。水煎衝酒服。

2、治癰腫疔毒:(矮陀陀)全株15-30g,水煎服;並用鮮葉搗爛或幹葉研粉調油外敷。(1-2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莖枝呈圓柱形,可見鬚根,老枝褐色,稍皺縮,幼莖上被極勻細的短柔毛。葉多皺縮,紙質,形狀不一,中脈在葉面平坦,葉背凸出,葉背有極細的乳頭,密被勻細的短柔毛;葉柄具細短柔毛。氣微,味苦、微辛。

以身幹、無雜質、色黃棕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楝科地黃連屬雲南地黃連。

形態特徵

矮小半灌木,高2.5-15cm。莖上被柔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5-9(-11),近無柄,紙質,倒卵形至近圓形,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深齒狀或近羽狀分裂,每邊通常有粗齒1-5枚,下部全緣,兩面均被稀疏緊貼柔毛,脈上尤密;頂生小葉較大,長2-3.5cm,寬1.3-1.8cm,柄長2-3mm;側生小葉長0.5-2cm,寬0.8-1.3cm。總狀花序腋生,長達1.5cm,具花1-5朵,被柔毛;花梗短;有小苞片;花萼5裂達基部,裂片線狀被針形,長約2mm,被柔毛;花冠白色,長3-4cm,無毛,花冠管長約2.2cm,裂片長橢圓形,長10-12mm;雄蕊管長約3cm,與花冠管合生,先端齒裂;子房被毛,花柱線形,無毛,柱頭頭狀。蒴果扁球形,徑約6mm,果梗彎垂。花期6-7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1750m的金沙江河谷地區急流石巖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