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皮飲《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 方劑

多皮饮,中医方剂名。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具有健脾除湿,疏风和血的功效。主治亚急性、慢性荨麻疹。

  • 名称:多皮饮《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出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功用: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 主治:亚急性、慢性荨麻疹
  • 趣味记忆:姜扁腹桑冬川,五骨藓苓丹。

歌訣

姜扁腹桑冬川,五骨蘚苓丹。

組成

地骨皮三錢(9g),五加皮三錢(9g),桑白皮五錢(15g),乾薑皮二錢(6g),大腹皮三錢(9g),白鮮皮五錢(15g),粉丹皮三錢(9g),赤苓皮五錢(15g),冬瓜皮五錢(15g),扁豆皮五錢(15g),川槿皮三錢(9g)。

製法

將以上各味水煎2~3次。每天分2~3次溫服。

功用

健脾除溼,疏風和血。

主治

亞急性、慢性蕁麻疹。

方義

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溼,滌清胃腸積滯,原方五皮飲中的生薑皮改為乾薑皮,取其辛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之性;白鮮皮、川槿皮祛風止癢;粉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洩肺而清皮毛。

配伍特點

本方是由《六科準繩》中五皮飲(陳皮、茯苓皮、生薑皮、桑白皮、大腹皮)化裁而來,以健脾除溼治本為主,佐以和血疏風而止癢。

運用

臨床上陳彤雲教授將癮疹分為4個證型:陽虛風寒證、血虛風熱證、氣血失和型、風溼蘊阻型。

加減化裁

若患者遇冷而復發,則重用乾薑皮;遇熱而發作,則去幹姜皮,另加幹生地五錢至一兩。若熱邪較重者,可重用桑白皮、丹皮、地骨皮。若溼邪較重者,可重用冬瓜皮、茯苓皮、大腹皮、扁豆皮。若風邪重者,可重用五加皮、白蘚皮,或加人防風。若身體虛弱、面色觥白、心悸盜汗、汗後發疹者,可加黃芪、白朮、防風、首烏藤、白芍、當歸、浮萍。

使用注意

多皮飲主要是針對頑固性慢性蕁麻疹,經常復發,而發作時以皮疹為主,而且溼重於熱,用過麻黃方不效的患者為宜。

重要文獻摘要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主亞急性或慢性蕁麻疹、慢性溼疹、面板瘙癢症。本方可以常服。若患者遇冷而復發則重用乾薑皮,遇熱而發作則去幹姜皮,另加幹生地黃15~30g。雖然慢性患者經治癒,近期已無新生皮疹,但為了減少復發,最好在治癒後再服藥一階段,或長期服用丸藥。在治療期間或在恢復以後,必須注意飲食禁忌,避免食用魚、蝦、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陳彤雲損美性面板病治驗》:“辨證要點:反覆起風團,色淡紅或面板色;發作常無明顯誘因和規律,無惡風寒、惡熱等全身症狀;或有納少乏力,腹脹便溏;舌質淡,舌苔白或白厚,脈滑。 治療宜健脾消導、散風除溼,方用多皮飲加減。主要治療用藥有冬瓜皮15g、茯芩皮15g、白鮮皮30g、地骨皮15g、陳皮10g、桑白皮15g、神曲10g、牡丹皮10g、白朮10g。”《當代中醫面板科臨床家叢書 歐陽恆》:“對反覆發作的慢性患者,則宗趙炳南多皮飲的方義,使用一些健脾利溼的皮類中藥,以皮行水,同時用荊芥、防風、蟬衣以疏風清熱,浮萍祛風止癢,利水消腫,如伴有腹痛,則加枳實、厚朴、蘇葉理氣止痛。”《中西醫結合急危重症學》:“辨證為脾肺兩虛、衛氣不同,治以健脾益肺、益氣同表,方以玉屏風散合多皮飲加減。”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