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怎樣引發腎病的

1、肥胖相關性腎病,1997年WHO將肥胖明確宣佈為一種疾病,BMI作為診斷肥胖的標準。2002年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依據我國人群調查資料提出了我國肥胖診斷標準:BMI24.0至27.9為超重大於等於28為肥胖。

1974年首次報道肥胖可誘發蛋白尿,引起肥胖相關性腎小球病,其腎臟病理在光鏡下有兩種形態表現,表現為單純性腎小球肥大者稱為肥胖相關性腎小球肥大症OB至GM,表現為腎小球肥大及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者,稱為肥胖相關性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OB至FSGS。臨床上,肥胖相關性腎病起病常隱匿,OB至GM呈現微量白蛋白尿至大量蛋白尿,OB至FSGS則常表現為中等量至大量蛋白尿,儘管出現大量蛋白尿,但患者很少發生低白蛋白血癥及腎病綜合徵,約14%患者可伴鏡下腎小球源性血尿。OB至GM患者腎小球濾過率GFR常增高或正常,血肌酐正常,OB至FSGS患者GFR常隨腎臟病理改變增重而下降,血肌酐增高,可緩慢進展至終末腎衰竭。

糖尿病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無症狀性低血糖。糖友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低血糖的經歷,因此對其症狀已再熟悉不過然而無症狀的低血糖,並沒有飢餓、頭暈、心慌、乏力、出汗等反應,早期無法發現,十分兇險。所以,神經病變並不只是涼、麻、痛這麼簡單,糖友必須對其有個全面瞭解,並高度重視。一旦發覺自己有神經病變的徵兆,需要及時與醫生溝通。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神經病變多是可防可治的。血糖控制較好的糖友,神經病變患病率明顯較小。即使糖友神經已受損傷,也有三大策略可以逆轉病情。首先是病變早期即加強血糖管理,不僅要將血糖控制在較低水平,還要減少血糖波動。其次是改善血液迴圈,包括針對大血管及微血管應用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藥物或抗血小板藥物,必要時也可使用擴血管藥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