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蒜 - 中藥材

小天蒜,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小藜芦VeratrummengtzeanumLoesen.F.的根。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具有消肿止痛,活血止血,催吐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骨折,截瘫,癫痫,外伤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消腫止痛,活血止血,催吐。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風溼疼痛,骨折,截癱,癲癇,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酒或開水送服,0.045-0.06克。外用:鮮根搗敷或研末敷。

注意事項

孕婦及體虛者忌用。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

2、抗癌作用。

相關論述

《雲南經濟植物》:“消腫止痛,活血止血,催吐。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骨折,截癱,癲癇,外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氣滯血瘀型胃癌:小天蒜0.15g,重樓2克,三七3克,雪上一枝蒿10克,共研成粉末,分2次開水送服。(《抗癌與食療》)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冬採挖,洗淨,曬乾或鮮用。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百合科植物小藜蘆。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1.3米,近基部粗0.7-1釐米,具棕褐色或淺白色的膜質鞘,鞘枯死後常在先端略破裂為帶網眼的纖維網。葉在下部的數枚常近基生,狹長矩圓形或帶狀,長22-50釐米,寬1-3釐米,先端銳尖,基部無柄,兩面無毛。圓錐花序塔狀,長16-30 (50) 釐米,疏生少數側生總狀花序,側生總狀花序軸粗壯;總軸和枝軸生短綿狀毛;花多數,稍疏生,淡黃綠色帶啟色;花被片大,伸展,質地較厚,近倒卵狀匙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8-12毫米,寬4-6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明顯具柄,全緣,在下部有兩個(兩團)明顯可見的腺體;側生花序上的花梗通常長超過1釐米,比小苞片長或近等長;子房無毛。蒴直立,長1.5-2釐米,寬1釐米左右。花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雲南、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山坡草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