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面葉 - 中藥材

香面叶,中药名。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香面叶Linderacaudata(Nees)Hook.f.的根、皮、叶。分布于云南南部及广西西部。具有止血生肌,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咳嗽。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生肌,理氣止痛。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胸痛,咳嗽。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佈患處。

相關論述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止血生肌,理氣止痛。治跌打扭傷,外傷瘀腫,出血,胸痛咳嗽。”“治扭傷瘀痛。毛葉三條筋、臭牡丹葉、曼陀羅葉,搗敷患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扭傷瘀痛:鮮香面葉、臭牡丹葉、曼陀羅葉各適量,搗爛外敷或幹品研粉撒佈患處。(《思茅中草藥選》)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四季可採。鮮用或洗淨曬乾研粉。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樟科山胡椒屬植物香面葉。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12(20)米;樹皮黑灰色,胸徑7-15釐米。枝條纖細,幼時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老時毛被脫落後枝條變黑褐,具縱向細條紋,有長圓形皮孔。頂芽卵形,長2-4毫米。葉互生,長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5)5-13釐米,寬(1-5)2-4釐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薄革質,上面干時褐色或綠褐色,下面近蒼白色,幼時被黃褐色短柔毛,下面比上面密,老時脫落僅沿中脈殘存或無毛,離基三出脈,側脈離基部1-3毫米處弧曲上延至葉緣先端,中、側脈上凹下凸;葉柄長5-13毫米,毛被同幼枝。傘形花序退化成每花序只有一朵花,無總梗,2-8個花序集生於腋生短枝上,短枝果時伸長。每花序有苞片1,總苞片2,總苞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被黃褐色短柔毛,苞片寬卵形,先端銳尖,毛同總苞片。雄蕊具梗,花梗長約1.5毫米;花被片6,內外輪近等長,狹卵形,長2.8-3毫米,寬1.5-2毫米,先端鈍形,兩面基部被短柔毛;雄蕊9,近等長,長4.5-6.5毫米,花絲下部被長柔毛,第三輪的基部有2圓腎形近無柄腺體;退化雄蕊長約3毫米,子房長圓形,花柱細,下部被貼伏柔毛,柱頭三裂。雌花極小,具梗,花梗長約3毫米,密被黃褐色柔毛;花被片6,卵狀長圓形,長2.5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銳尖,兩面基部被黃褐色短柔毛;退化雄蕊9,條形,長1.5-2毫米,密被黃褐色柔毛,內方6枚較短,基部有2離生的圓腎形腺體;子房卵形或近球形,長約2毫米,無毛,花柱纖細,長約2毫米,柱頭盾狀,具乳突。果近球形,直徑5-6(7)毫米,成熟時變黑紫色,著生於具6裂片的花被管上。花期10月至次年4月,果期3-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雲南南部及廣西西部。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2300m的灌叢、疏林、路邊、林緣等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