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的治療誤區有哪些

  溼疹的治療既有簡單的外用藥物,也有複雜的全身治療,總的來說,因人、因時、因病情輕重的不同而不同,具有相當大的個體化差異。

  首先要尋找可能的誘因,避免或去除這些誘因。其次,針對急性溼疹、亞急性溼疹與慢性溼疹,給予不同用藥。急性期皮損滲出較多,可用3%硼酸溶液溼敷,當滲出減少時改用油劑;亞急性期,可選用糖皮質激素霜劑、乳劑或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塗膜劑。對於病情嚴重、皮損廣泛、瘙癢劇烈、滲出明顯者,多選用全身治療,如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靜注,或口服抗組胺藥等。

  繞開溼疹治療的誤區

  1.誤將溼疹當做單純的“癬”來治療,僅僅使用抗真菌藥。

  2.不區分急性或慢性,在滲液明顯時仍外用軟膏或霜劑。

  3.溼敷方法不正確,隨意將紗布蓋住患處。正確的溼敷方法應該是,用5~6層紗布充分浸溼3%硼酸溶液,稍擰乾,以不滴水為度,輕敷患處,每次10~15分鐘,每日3~4次。

  4.過度刺激皮損。相當多的病人喜用熱水燙洗、中藥液浸泡或某些刺激性強的酊劑,這樣很容易造成皮損加重、泛發,甚至出現遠隔部位皮損,應儘量避免。

  5.完全不敢使用激素類藥物。其實,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包括外用或口服)有其優點與適應證,在臨床上廣泛用於溼疹的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