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骨常山丸 - 方劑
虎骨常山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卷五引《必效方》。主治疟疾。
- 名称:虎骨常山丸
- 出处:《外台》卷五引《必效方》
- 主治:疟疾
組成
虎骨頭(炙)、常山、甘草(炙)、鱉甲(炙)、烏梅(熬)、萎蕤、白薇、升麻、茯苓、石膏(研)、知母、麥門冬(去心)、豆豉(熬)、地骨白皮各等分。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未發前,日晚空肚服二十丸;至發日,平旦服四十丸,如人行十里,食白粥一碗;欲發時,亦服三十丸。現代用法:蜜丸,未發時,每服4克;欲發時,每服6克。
主治
瘧疾。
使用注意
忌海藻、菘菜、大酢、生蔥、生菜、莧菜,三日內慎生冷。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外臺秘要方》:“又療瘧不差,虎骨常山丸方。”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