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霜 - 中藥材
西瓜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也是一种中药,它的具体做法为: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瀉火,消腫止痛。
主治
咽喉腫痛,喉痺,口瘡。
用法用量
0.5-1.5g。外用適量,研末吹敷患處。
禁忌
虛寒者忌用。
相關論述
1.《瘍醫大全》:“治咽喉口齒,雙蛾喉痺。”
2.《本草再新》:“治喉痺久嗽。”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一切喉證,腫痛白腐,退炎消腫:西瓜霜五錢,西月石五錢,飛硃砂六分,殭蠶五分,冰片五分。研極細末,吹患處。陰虛白喉忌用。(《喉痧症治概要》玉鑰匙)
2、治白喉:西瓜霜二兩,人中白一錢(煅),辰砂二錢,雄精二分,冰片一錢。共研細末,再乳無聲,如非白喉,減去雄精。(《治喉捷要》瓜霜散)
加工炮製
炮製方法
1、用未成熟的西瓜皮與皮硝加工製成。一般於農歷8月節後,製備較宜,因天氣風涼,瓜不易爛,將較生的西瓜切開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皮硝放入,然後將瓜皮蓋好,用繩吊在南邊朝北的方向風乾,待皮硝往西瓜外面滲出時,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全國中草藥彙編》
2、將西瓜皮切碎(約10斤)和皮硝(5斤)拌勻,裝入黃沙罐內,蓋好,掛於陰涼通風處,帶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乾淨毛筆或紙片刷下,裝入瓶內備用。——《中藥學》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葫蘆科植物西瓜。
形態特徵
一年生蔓性草本。莖細弱,匍匐,有明顯的稜溝。花期、果期是夏季。西瓜霜呈白色粉粒狀結晶,形似鹽,遇熱熔化。喜沙土,喜日照,喜旱不喜澇。耐熱而不耐低溫,生長的適宜溫度18-32℃。
分佈區域
中國的西瓜產地分為南北二地,南方以海南島為主要產區,海南島依其獨有的氣候一年四季均盛產西瓜。北方以湖北(湖北位於長江流域屬南方)為西瓜主要的產區,主要集中襄樊的宜城市地區。山東西瓜較著名的地方有菏澤東明、濰坊昌樂,青島平度、即墨。其他還有河北、黑龍江等地均有種植。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