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筋穴 - 針灸穴位

六筋穴,推拿穴位名。出自陈氏《小儿推拿经》。六筋是六个推拿特定穴位的合成,位于腕部掌侧,自桡侧起至尺侧,依次分别为赤筋(浮筋)、青筋(阳筋)、总筋、赤淡黄筋(心筋、淡黄筋)、白筋(阴筋)和黑筋(肾筋)。主治发热、神昏、便闭等。一般用掐法等。

定位

六筋是六個推拿特定穴位的合成,位於腕部掌側,自橈側起至尺側,依次分別為赤筋(浮筋)、青筋(陽筋)、總筋(總位、黃筋、總心、合骨、內一窩風)、赤淡黃筋(心筋、淡黃筋)、白筋(陰筋)和黑筋(腎筋)。赤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陽穴內側,近橈動脈處。青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總筋與陽池(太淵與赤筋)連線之中,正對食指處。總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大陵穴後0.5寸處,正對中指處。赤淡黃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正對中指與無名指之間處。白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總筋與陰池連線之中,正對無名指處。黑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腕橫紋上陰穴外側,正對小指處。

詳細主治

1、發熱、神昏、便閉等。 2、赤筋主治惡寒、發熱、內熱外寒、霍亂等。 3、青筋主治目糊、目赤澀、多淚等。 4、總筋主治口內生瘡、驚風、夜間啼哭、遍身潮熱、四肢抽掣、吐瀉等。 5、白筋主治胸悶、胸隔脹滿、頭昏痰盛、痰喘等。 6、黑筋主治小便不利、昏迷等。

詳細操作

一般用掐法,用大拇指爪甲刺之,掐約3-5次,有痛感。總筋穴除掐法外,還可用按法、揉法、推法等。

配伍

1、總筋配天河水可清心火,治口內生瘡、遍身潮熱、夜間啼哭、四肢抽掣。 2、總筋配天心穴和脾土穴治鼻塞傷風等。

相關論述

《小兒按摩經》:“六經專治脾肺熱,遍身溼熱大便結,人事昏沉總可推。”“第一赤筋 乃浮陽,屬火,以應心與小腸。主霍亂,外通舌。反則燥熱,卻向乾位掐之,則陽自然即散也。又於橫門下本筋掐之,下五筋仿此。第二青筋 乃純陽,屬木,以應肝與膽。主溫和,外通兩目。反則赤澀多淚,卻向坎位掐之,則兩目自然明矣。第三總筋 位居中,屬土,總五行,以應脾與胃。主溫暖,外通四大板門。反則主腸鳴霍亂,吐瀉痢症,卻在中界掐之,四肢舒暢矣。第四赤淡黃筋 居中分界,火土兼備,以應三焦。主半寒半熱,外通四大板門,周流一身。反則主壅塞之症,卻向中宮掐之,則元氣流通,除其壅塞之患矣。第五白筋 乃濁陰,屬金,以應肺與大腸。主微涼,外通兩鼻孔。反則胸隔脹滿,腦昏生痰,卻在界後掐之。第六黑筋 乃重濁純陰,以應腎與膀胱。主冷氣,外通兩耳。反則主尪羸昏沉,卻在坎位掐之。內熱外寒,掐浮筋止。作冷,掐陽筋即出汗。諸驚風,掐總筋可治。作寒,掐心筋即轉熱。作熱,掐陰筋即轉涼。內寒外熱,掐腎筋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