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保膽取石,為患者保留一顆健康的膽囊!

膽囊結石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而其治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諸如溶石、排石、碎石、手術等。但主要治療方法仍以手術為主。100多年來,受德國名醫Langenbuch“膽囊溫床學說”的影響,膽囊切除一直被奉為治療膽囊結石的“金標準”。然而,隨著內鏡技術、腹腔鏡技術等微創外科的的發展、人們對膽囊結石成因的再認識,以及對膽囊切除術後併發症和膽囊本身生理功能認識的不斷深入,保膽取石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而對“保膽”還是“切膽”的爭論也越來越多。平度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李斌

到底保膽還是切膽,首先要從膽囊的功能說起,膽囊作為人體的器官,主要具有以下5種作用:①儲存膽汁: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稱膽囊為“膽汁倉庫” ;同時,膽囊又起到調節膽道壓力的作用。② 濃縮膽汁:肝膽汁由膽囊黏膜吸收後,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膽囊膽汁。③ 分泌功能: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約2O ml,保護膽管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④ 排空:進食後,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人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的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⑤ 免疫功能:膽囊黏膜具有分泌IgA抗體的功能,其在膽汁中的濃度遠遠高於血液中濃度,因而是含有保護性抗體的主要器官,這對於膽道系統的免疫防禦具有重要意義。從而我們可以看出,膽囊在人體的生理代謝、消化、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器官。因而,對膽囊結石患者動輒就切除膽囊,值得人們深思和關注!已故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於2007年就明確表示要重視膽囊的功能,發揮膽囊的作用,保護膽囊的存在。而著名外科學家黃志強院士也一再反問:“難道所有的膽囊結石症都應該切除膽囊嗎?”

在我們切除膽囊為病人解除膽囊結石帶來的痛苦的同時,也應該想到膽囊切除術後併發症所帶來的痛苦。那麼我們不妨看一下膽囊切除後的弊端。

腹脹腹瀉、消化不良;膽汁、腸液反流,胃痛胃脹;結腸癌的發病率增高;膽管損傷;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增高。

因此中國膽道鏡鼻祖北大醫院張寶善教授在全國率先領導部分醫院從事膽囊結石的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研究和探索,總結了我國一整套內鏡保膽取石的經驗和方法,15年的隨訪,其複發率為2%-7%。該技術創傷小,易操作,不需要解剖膽囊三角,是在膽囊腔內施行手術,根本不可能傷及膽總管及膽囊周圍器官,併發症發生率比腹腔鏡切除低,深受患者歡迎。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膽囊結石都能夠保膽取石。這就需要我們嚴格選擇適合保膽取石的病人。施行保膽取石的患者,要滿足以下條件; ①膽囊功能正常是實行保膽取石術先決條件,這可透過膽囊壁光整且無明顯增厚,以及B超測定空腹與脂肪餐後膽囊收縮面積>30%兩項指標反映。②無症狀或有輕微症狀且病史較短者。③單發膽囊結石或多發膽囊結石數量少且體積小者。④合併有膽總管結石者,可先行EST取石後再行保膽取石。

保膽取石的結石取淨率為100%,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應用體外直視下微創保膽取石術具有如下的優點:①創傷小,安全可靠,併發症少.避免術中肝膽管的損傷,血管的損傷以及胃腸道的損傷;②操作簡便,容易學習推廣;③保持了膽道的完整性及膽囊功能.避免膽囊切除術後出現的併發症.如脂肪瀉、膽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膽道術後功能紊亂等。④有效避免術後膽漏、出血以及腹腔內積液積血等併發症的發生;⑤有可能減少病人罹患結腸癌的機會。

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應用體外直視下微創保膽取石術用於治療膽囊結石,既可以消除膽囊結石引起的膽囊及膽囊外併發症,又可以因不必解剖膽囊三角而避免膽囊切除術可能造成的膽管、血管損傷等併發症的發生,具有微小創傷、操作簡便、病人更安全可靠、痛苦少、住院時間短、恢復快、併發症少等優點;術後保持了膽道的完整性以及膽囊功能,符合現代外科微創、應激學說的觀點,不失為治療膽囊結石症的一種合理有效的術式,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肝膽科李斌)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