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果 - 中藥材
鼻涕果,中药名。为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n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具有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消腫,止血。
主治
跌打損傷,骨折,創傷出血,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根或果搗爛敷患處。
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接骨拔膿。治骨折,大瘡。”
2、《國中草藥彙編》:“散瘀消腫,止血。治骨折,跌打損,創出血,瘡癤。”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關節脫臼後腫痛:鼻涕果配魚子蘭搗敷患處。一般敷藥3天,紅腫消失。(《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根,全年均可採,果,秋季採,曬乾或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漿果扁球形,直徑7-12mm。表綠色或淡黃色,無毛,其明顯5稜;先端有殘留的花柱,基部有宿存萼片5,橢圓形或闊橢囡,不等大。氣微,味甜,多粘液質。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水東哥科水東哥屬植物錐序水東哥。
形態特徵
喬木,高10m上下;小枝粗壯,有鱗片狀糙伏毛。葉紙質或薄革質,矩圓形或狹橢圓形,長16-36cm,寬5-12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圓形,邊緣有小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脈疏生鱗片狀糙伏毛,側脈每邊30一40條;葉柄長2-4.5cm。圓錐花序生枝條上部葉腋,長12-32cm,分枝有鏽色短柔毛;花淡紫紅色,直徑1-1.5cm;萼片5,圓卵形,長4一6mm,無毛;花瓣5,長約8mm;雄蕊多數;子房球形,花柱5,下部合生。漿果球形,直徑約1.2cm。
分佈區域
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和廣西西部;尼泊爾至寮國也有。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