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放射治療介紹

對於大腸癌疾病來說放射性治療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患者手術之後必須採用綜合式的治療方法才能夠達到一定的目的,那麼這就要求患者必須要對放療的過程做到詳細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治療過程當中避免出現意外。

(1)治療分類:根據治療的性質和目的,放射治療可分為根治性放射治療和姑息性放射治療。

(2)放射治療:

①術前放射治療:術前放療在直腸癌綜合治療中的地位已逐步得到肯定。

②術後放射治療:直腸癌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死亡的病人中約一半死於區域性復發。如直腸癌手術後盆腔、吻合口、會陰部等的區域性復發,在Ⅱ期病人術後可達20%~40%,在Ⅲ期病人則可高達40%~70%。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區域性復發仍是大腸癌研究的重點。目前,雖然對術後放療的療效各家報道還不一致,但直腸癌手術後聯合放化療仍是標準的輔助治療方法。

一般認為,術後放療開始早者效果較好,以在術後2個月內開始為好。Ⅰ期病人由於術後區域性複發率較低,故無必要再加用放療。Ⅱ、Ⅲ期病人,尤其是病灶外侵明顯、有較多的區域淋巴結轉移、手術有區域性殘留者,常需作術後放療。

③“三明治”式放射治療:術前日或術晨一次照5Gy,使癌細胞活性減弱,然後手術,如術後病理檢查屬DukesB或C期則術後再放療45Gy/5周。也可術前予15Gy/5次,術後對DukesB或C期病人再予40Gy/20次。Mohiuddin報道“三明治”式治療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78%,與單純手術組的34%有顯著差別。近年,由於認為前後治療間隔時間較長,缺乏完整性,且放射劑量不易掌握,此方法有應用減少的趨勢。

(3)肛管癌的放化療:肛管癌中約85%為鱗癌,而鱗癌對放化療均較為敏感,化療藥物中如5-FU、絲裂黴素(MMC)及順鉑(DDP)等已被證實有放射增敏作用。鑑於此,目前在歐美國家“放化療”已成為肛管鱗癌的首選治療方式,並已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4)放射反應及其處理:放療後應每隔2~3個月隨訪1次,進行常規檢查,以瞭解放療後的反應、併發症,並及時處理。

對於大腸癌疾病的手術治療方式之後需要放療進一步鞏固病情,所以希望患者能夠仔細研究以上的這些相關知識,從而能夠在自己的治療過程當中起到良好的效果,也能夠為減緩病痛帶來一定的作用,所以說這些內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