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 - 中藥材

延胡索,中药名。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胸痹心痛、肝胃气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痹痛等。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行氣,止痛。

主治

1、主要用於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痛證。如胸痺心痛、肝胃氣痛、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損傷、瘀腫疼痛、風溼痺痛等。

2、西醫診為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胃炎、痛經、疝氣、急慢性扭挫傷屬氣血瘀滯證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

不良反應

1、延胡索用藥劑量過大,或單體靜脈給藥時間過長,可致中毒。延胡索經口服對人體毒性較小,治療量時,可能有眩暈、乏力、噁心等反應。

2、若每次吞服10g以上時,個別患者有發疹、納差、腹脹、腹痛、眩暈、嗜睡、心率減慢,心電圖T波增寬、升高,但停藥後可很快恢復。大劑量可引起呼吸抑制,並可出現帕金森氏綜合徵等副作用。

3、一旦出現毒副反應,應立刻停藥,並在用量、劑型及其配伍方面予以注意,以預防延胡索中毒反應。

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延胡索可以增加馬錢子的毒性反應,不宜同用。

2、中西藥配伍禁忌:延胡索的降壓作用可以被單胺氧化酶抑制藥所消除和逆轉,應用單胺氧化酶抑制藥期間及停藥時間不足2周者,不宜應用延胡索。

注意事項

1、性溫,凡外感風熱或溫熱、火熱內熾、陰虛火旺、血虛血熱等證,不宜單味藥大量服用。

2、辛散溫通,善治氣滯血瘀,有耗傷氣血之弊。凡氣虛、血虛及氣血兩虛者不宜單味藥服用。老年人、嬰幼兒不宜長期服用,月經過多及血虛無瘀者慎用。

3、可以抑制心臟活動,心功能不全等心臟病患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

4、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低血壓患者不宜長期服用。

5、能減少胃酸分泌,萎縮性胃炎等病患者不宜長期服用。

6、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嬰幼兒、老年人不宜大量長期服用。

7、活血散瘀,容易損傷胎元,妊娠期婦女禁用。

化學成分

含生物鹼(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庚素、辛素、壬素、癸素、寅素、醜素、子素等),以及大量澱粉、少量黏液質、樹脂、揮發油和中性物質等。

藥理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延胡索乙素有顯著的鎮痛、催眠、鎮靜與安定作用。甲素和醜素的鎮痛作用也較為明顯,並有一定的催眠、鎮靜與安定作用。

2、對迴圈系統的影響:延胡索醇提物能擴張冠脈,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延胡索總鹼能對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減慢心率。

3、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延胡索全鹼有抗潰瘍、抑制胃分泌的作用。延胡索浸膏對豚鼠離體腸管呈興奮作用,能對抗5-羥色胺引起的大鼠離體胃和結腸的收縮。

4、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促進大鼠腦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使甲狀腺重量增加。

5、此外,延胡索尚有肌肉鬆弛、鎮吐、降低體溫等作用。

毒理作用

小鼠口服延胡索醇浸膏LD50為100±4.5g/kg。小鼠靜脈注射乙素、丙素、醜素的LD50分別為146mg/kg,151-158mg/kg,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延胡索癸素的LD50為127mg/kg。麻醉貓靜脈注射乙素40mg/kg後,血壓略降,心率減慢。正常兔靜脈注射乙素20-40mg/kg時,呼吸短暫興奮,劑量加大至60mg/kg時,則抑制呼吸。猴一次口180mg/kg先出現短暫興奮,繼而呈極度鎮靜和較深度的催眠作用,但感覺並不喪失,隨後發生四肢震顫性帕金森綜合徵,尿中有管型,但數日後可恢復;若每日口服85mg/kg連續2星期,除出現鎮靜,催眠作用外,於第4-7d的反應基本與口服180mg/kg者相似,內臟組織病理檢查發現心臟和腎臟有輕度混濁腫脹。

相關論述

1、《雷公炮炙論》:心痛欲死,速覓延胡。

2、《本草綱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蓋延胡索活血化氣,第一品藥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心血瘀阻之胸痺心痛,常與丹參、桂枝、薤白、瓜蔞等藥同用。

2、治熱證胃痛,配川楝子,如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3、治寒證胃痛,配桂枝(或肉桂)、高良薑,如安中散(《和劑局方》)。

4、治氣滯胃痛,配香附、木香、砂仁;若治瘀血胃痛,可配丹參、五靈脂等藥用。

5、治中虛胃痛,配黨參、白朮、白芍等。

6、治肝鬱氣滯之胸脅痛,配柴胡、鬱金。

7、治肝鬱化火之胸脅痛,配川楝子、山梔。

8、治寒疝腹痛,可配小茴香、吳茱萸等藥用。

9、治氣滯血瘀之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常配當歸、紅花、香附等藥用。

10、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與乳香、沒藥同用。

11、治風溼痺痛,可配秦艽、桂枝等藥用。

相關配伍

1、延胡索配香附:延胡索辛苦而溫,主入血分,功能活血祛瘀,行氣止痛;香附辛苦微甘性平,主入氣分,善理氣開鬱,活血調經。兩藥同用,既可活血化瘀,又可疏肝理氣,氣行則血行,血暢則氣順,氣血並治,行氣止痛作用倍增。適用於肝鬱氣滯、瘀血阻滯肝膽之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

2、延胡索配烏藥:延胡索主入血分,活血行氣,善散血結;烏藥主入氣分,行氣止痛,善散寒氣。兩藥伍用,氣血同調,共達活血行氣,散寒止痛之功。適用於氣滯血瘀,脘腹疼痛,尤以偏於寒性的氣滯疼痛最為適宜。

3、延胡索配小茴香: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止痛要藥;小茴香溫腎暖肝,散寒止痛,為治疝要藥。兩藥伍用,散寒止痛作用顯著。適用於寒溼客於厥陰,氣血凝滯所致的陰囊腫痛。

鑑別用藥

1、生延胡索與醋延胡索:二者均具有活血行氣止痛之功。然生延胡索因止痛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止痛效果欠佳,雖可用治氣滯血瘀的疼痛病證,但臨床少用。醋制後,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提高而增強止痛藥效,廣泛地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一身上下諸痛證,如胸痺心痛、胃痛、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損傷、風溼痺痛等

2、延胡索與川芎:兩藥均具有辛散溫通之性,均能活血,行氣,止痛,均可用治氣滯血瘀諸痛證。然延胡索止痛效用卓著,可廣泛用於氣滯血瘀所致身體各部位的疼痛。川芎善於下調經水,為婦科調經之常用藥,且上行頭目,祛風止痛,又為治頭痛之要藥,多用於胸痛、脅痛、痛經、產後瘀痛、頭痛、風寒溼痺等。

相關藥品

安胃片、複方胃寧片、元胡止痛片(軟膠囊、顆粒、口服液、滴丸)、九氣拈痛丸。

相關方劑

金鈴子散(《聖惠方》,錄自《袖珍方》)、延胡散(《奇方類編》)、延胡生化湯(《胎產心法》)。

藥膳食療

調經酒:

1、功效:補氣理血,活血調經。適用於婦女月經不調,先後不定期。

2、原材料:當歸、川芎、吳茱萸、白芍、茯苓、陳皮、延胡索、丹皮各9g,熟地18g,制香附18g,小茴香6g,砂仁6g,白酒1000ml,米酒500g。

3、做法:先將以上藥物扎碎,放砂鍋中,倒入白酒與米酒。在火上煎煮1小時。待冷,過濾去渣,裝瓶備用。

4、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20ml。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初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乾。切厚片或搗碎。生用,或醋炙用。

炮製方法

1、延胡索: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略浸,潤透,切薄片,乾燥或用時搗碎。

2、炒延胡索:取延胡索片或塊,眢鍋內,文火加熱,炒至表面顯黃色,取出放涼。

3、醋延胡索:取淨延胡索搗碎,加醋拌勻,悶透,置鍋中,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或取淨延胡索,放入用適量清水稀釋的米醋液中,煮至醋液被吸盡,取出,切片或乾燥後搗碎。每延胡索100kg,用米醋25kg。

4、酒延胡索:取淨延胡索片或碎塊,加黃酒拌勻,悶透,置鍋中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延胡索片100kg,用黃酒20kg。5、延胡索炭:取延胡索片或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呈焦褐色,噴灑清水少許,火盡火星,取出晾乾,涼透。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綠黃色。糊化澱粉粒團塊淡黃色或近無色。下皮厚壁細胞綠黃色,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條形,壁稍彎曲,木化,有的成連珠狀增厚,紋孔細密。螺紋導管直徑16-32μm。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濃氨試液調至鹼性,用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併乙醚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延胡索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3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製備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碘缸中約3分鐘後取出,揮盡板上吸附的碘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

塊莖扁球形,直徑5-18mm。表面灰黃色或黃棕色,有不規則網狀細皺紋;底部微凹處為莖痕或根痕,其周圍有數個小突起;上部或側面有數個大小不一的疙瘩狀側塊莖,主、側塊莖上部中央陷處有莖痕及芽,有的塊莖成“分瓣”狀或上部分成2-3瓣。質堅硬,難折斷,破斷面黃色或黃棕色,角質,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以個大、飽滿、質堅實、斷面色黃者為佳。

飲片性狀

1、延胡索:參見藥材性狀。

2、炒延胡索片:形如延胡索片,表面深黃色。

3、醋延胡索:形如延胡索,深綠色,略有醋氣。

4、酒延胡索片:形如延胡索片,深黃色或黃褐色,略有酒氣。

5、延胡索炭:表面呈焦黑色,內呈焦褐色。

常見偽品

混淆品:

夏天無: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Thunb)Pers.的乾燥塊莖。呈類球形或橢圓形不規則團塊,表面具瘤狀突起,突起頂端鈍圓,直徑0.5-1.5cm,表面灰棕色或黃褐色。質堅硬,斷面較平整,黃白色或角質樣。氣微,味苦。

偽品:

1、水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Typhoniumflagelliforme(Lodd)Bl.的乾燥塊莖經黃色染料染色而成。形態待徵見半夏項下。

2、薯蕷珠芽: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oppositThunb的珠芽(餘零子),用黃色染料染色後偽充延胡索出售。本品呈球形、橢圓形,直徑0.4-1.2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具不規則網狀皺紋,有的可見疙瘩狀突起。質堅硬,斷面黑褐色,角質樣。氣微,味淡。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罌粟科紫堇屬植物延胡索。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9-20cm,全株無毛。塊莖扁球形,直徑7-15mm,上部略凹陷,下部生鬚根,有時縱裂成數瓣,斷面深黃色。莖直立或傾斜,常單一,近基部具鱗片1枚,莖節處常膨大成小塊莖,小塊莖生新莖,新莖節處又成小塊莖,常3-4個成串。基生葉2-4枚;柄長3-8cm;葉片輪廓寬三角形,長3-6cm,寬4-8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柄,末回裂片近無柄,裂片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20-30mm,寬5-8mm,全緣,少數上半部2深裂至淺裂;莖生葉常2枚,互生,較基生葉小而同形。總狀花序頂生,長2-5cm,疏生花3-8朵;苞片卵形至狹卵形,位於花序下部者長約10mm,先端3-5櫛裂,位於上部者全緣;萼片2,細小,早落;花冠淡紫紅色,花瓣4,2輪,外輪上瓣最大,長15-25mm,上部舒展成寬倒卵形至寬橢圓形的兜狀瓣片,邊緣具小齒,先端有淺凹陷,中下部延伸成長距,下瓣較短,形同上瓣,基部具淺囊狀突起,內輪兩瓣長10-15mm,合抱裹於雄蕊外,上部寬倒卵形,中、下部細長成爪;雄蕊6,略短於內輪花瓣,每3枚合生成束;子房條形,長8-10mm,花枝細短,柱頭近圓形,具乳突8個。蒴果條形,長1.7-2.2cm,花柱、柱頭宿存,熟時2瓣裂。種子1列,數粒,細小,扁長圓形,黑色,有光澤,表面密佈小凹點。栽培品常只開花,果不及成熟即凋落。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陝西等地。浙江東陽、磐安、永康、縉雲等地及江蘇南通地區有大量栽培。

道地產區

主產於浙江、江蘇、湖北、湖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曠野草地、丘陵林緣。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性強,怕夏季高溫悶熱,怕旱,忌水淹,怕強光照射。地下塊莖分佈較淺,每塊莖具1-2個芽,多者3-4個。9月上旬-10月上旬栽種,幼芽從芽眼長出但不出土;11月上旬地溫在5cm處有23-25℃時塊莖從下部生根;地溫在18-20℃萌芽開始,沿水平方向伸展成細長匍匐莖,習稱行鞭;12月上旬形成第一個莖節,生有2-4支地下莖。氣溫在4-5℃時莖開始出土,尤以7-10℃為宜。2月上旬出苗展葉,幼葉呈淡紅色,逐漸變成綠色。3月上旬地下莖在節處膨大形成淡黃色光滑的塊莖。4月中旬種塊莖腐爛萎縮。以選地勢高燥、向陽、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或壤土栽培為宜。前茬地以甘薯、小麥、水稻、玉米、豆類、白朮、粟等作物為宜;亦可水旱輪作或與薏苡輪作。

繁殖方式

用塊莖繁殖。

栽培技術

栽種期以9月下旬-10月上旬為適期。選當年生塊莖呈扁球形、色淡黃、芽眼多、健壯無病蟲傷疤、橫徑1.4-1.6cm、組織較幼嫩者作種用。栽種前塊莖用退菌特50%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5min, 稍晾乾,隨即栽種。條栽或穴栽,以條栽為好。按行距20cm開淺條溝,溝深6-7cm,塊莖互動栽種2行。芽頭向上,栽種不宜過淺或過深,以免影響出苗。邊種邊覆土,上蓋草木灰或土雜灰一層。

病蟲防治

1、霜黴病,3月開始發病,多發生在葉部,葉初生褐色斑點,漸在葉背產生1層霜黴狀物,使葉片枯死,可用40%乙磷鉛可溼性粉劑200倍液,或50%瑞毒黴500倍液、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噴射。

2、菌核病,3月中旬發病,為害莖基部,初呈黃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漬狀梭形病斑,嚴重時莖基腐爛,地上部位倒伏枯婁,土表可見菌絲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灰混合後撒入畦面,或用5%氯硝銨粉劑撒施。

3、鏽病,3月上、中旬發病,在初期葉現黃綠色病斑,後變黃褐色,葉背或莖上病斑隆起,散出鏽色粉末,可用6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射,或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射。還有白絹病為害。

4、蟲害有地老虎為害幼苗及塊莖另有螻蛄、金龜子幼蟲、種蠅為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