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枇杷 - 中藥材

岩枇杷,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锈毛旋蒴苣苔BoearufescensFranch.的全草。分布于广西、贵州及云南。具有止咳,固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子宫脱垂,痈疮红肿。

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固脫,解毒。

主治

咳嗽,子宮脫垂,癰瘡紅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服。外用:鮮草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止咳,解毒,鎮痛,生肌,固脫。主治咳嗽,子宮脫垂,癰瘡紅腫,骨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咳嗽:巖萵苣五錢至一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2、治子宮脫出:巖萵苣、隔山消藤、野夢花、女兒紅各五錢,燉肉吃。(《貴州草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苦苣苔科植物鏽毛旋蒴苣苔。

形態特徵

鏽毛旋蒴苣苔,又名鏽色蛛毛苣苔。多年生草本,莖極短,長2-10cm。密被鏽色氈毛。根狀莖粗壯,木質化,長4.5-12cm。葉對生,密集於莖近頂端;葉柄長1.5-7cm;葉片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3-12cm,寬2-5.5cm,先端鈍,基部圓形,邊緣密生小鈍齒,兩面均被柔毛和氈毛,側脈5-6對,上面不明顯。聚傘花序傘狀,成對腋生,通常具5-10花;花序梗長4-8.5cm,被鏽色氈毛,果期逐漸脫落近至無毛;苞片2,卵形,被短氈毛;花梗細,長約6mm;花萼5深裂,裂片線形;花冠狹鍾狀,淡紫色,稀為紫紅色,簷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2,花絲上部膨大似囊狀,具短柔毛,花葯先端連著;子房狹長圓形,柱頭頭狀。蒴果線形,長3.5-4.5cm,螺旋狀捲曲。花期6月,果期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西、貴州及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600m石山岩石隙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