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交穴 - 承命、太陰、下三里 - 針灸穴位

三阴交,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趾长屈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主治肠鸣、腹胀、腹泻、遗精、阳痿、遗尿、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直刺1-1.5寸。

名詞釋義

穴為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故名三陰交。

功能作用

活血調經,益氣健脾,培補肝腎。

定位

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趾長屈肌。有大隱靜脈,脛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詳細主治

1、腸鳴、腹脹、腹瀉等脾胃虛弱諸證。2、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等婦產科病證。3、遺精、陽痿、遺尿等生殖泌尿系統疾患。4、心悸、失眠、高血壓。5、下肢痿痺。6、陰虛諸證。

詳細操作

正坐或仰臥,於脛骨內側面後緣,內踝尖直上四橫指(一夫)處取穴。直刺1-1.5寸,孕婦禁針。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一、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肝脾腫大、腹水浮腫、肝炎、膽囊炎、腎炎、尿路感染、尿瀦留、尿失禁、乳糜尿、糖尿病、月經失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帶下、更年朔綜合症、陰道炎、盆腔炎、前陰瘙拌、胎位異常、子宮下垂、難產、癲癇、精神分症、神經衰弱、高血壓、蕁麻疹、神經性皮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膝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等。二、現代研究,臨床觀察刺足三里、三陰交對胃下垂病人有較好的療效。在服鋇餐x線下觀察,經針刺治療前後對比,胃角和胃下極在髂嵴連線下的距離、胃張力和瀦留液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P<0.05)。胃的形態,胃體與胃竇縱軸線夾角和胃蠕動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三、針刺三陰交對小兒消化不良,原來偏低的胃總酸度、遊離酸度、胃蛋白醇等很快恢復正常,說明對胃分泌機能有調整作用。四、三陰交對下焦疾病效應更為明顯,如尿頻、遺尿證,針刺關元、三陰交等穴,對240例遺尿證的治療,有效率達97.5%。實驗證明對膀刪張力有調節作用,如鬆弛者可緊張,緊張者可鬆弛。動物實驗證明,針刺“三陰交”可引起狗的輸尿管蠕動加強。五、針刺三陰交對生殖機能、子宮、月經都有影響。有人報道三陰交對婦女避孕有特效作用,再配肩外俞等穴,避孕率可達66.6%。也有報道針刺三陰交等穴可使孕子宮收縮。對性腺功能也有影響,促進卵巢功能,有報告對無排卵子宮出血者於經後18天,取三陰交、中極、關元,連續治療幾個月後,可使病人排卵過程與月經週期恢復正帶。針刺三陰交也可使繼發性閉經病人出現激素撤退性出血現象。六、對男性生殖功能也有影響,如針刺三陰交、關元、腎俞,對陽萎治療有顯著療效,對精子缺乏症也有一定療效。七、針刺三陰交對心臟功能也有影響,如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以及室性早搏,針刺三陰交有一定療效。八、針刺三陰交對神經-體液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如針刺三陰交可使末梢血嗜酸性白細胞增加,其效應與注射AOTH效應相等。對非胰島性糖尿病患者,針刺三陰交可使血糖下降,在測定血糖的同時,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胰島素的含量,結果凡是針刺後血糖比針剌前降低10%以上者,血漿胰島素含量均顯著增加;反之,胰島素功能不全者,血漿胰島素含量無改變或減少,說明針刺三陰交,似對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臟有調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九、針剌三陰交對婦科疾病手術的鎮痛作用十分明顯,對剖腹產手術,針麻成功率可達95.29-96.4%。透過實驗表明,針麻效果可能與0GMP增加有關,如動物腦室注射0GMP可加強鎮痛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直接興奮阿片受體或是興耷膽鹼能系統,而加強針刺鎮痛作用。由腦室注射納絡酮,可對抗0GMP的鎮痛作用,使針效減弱,說明納洛酮可阻斷OGMP加強針刺鎮痛作用。又有實驗表明,大鼠腦內注射酶抑制劑,作為甲七肽及甲啡肽的保護劑,而針刺足三里、三陰交,從放射免疫方法觀察紋狀體中甲七肽及甲啡肽含量,結果表明,單用酶抑制劑並不提高痛閾,電針可引起明顯痛閾提高,而電針加酶抑制組的鎮痛作用明顯提高痛闕並延長15分鐘,在停針5、10,15分鐘時與電針加鹽水組相比(P<0.01),這種延長可被納洛酮所部分阻斷。說明電針可釋放腦內甲七肽,甲七肽又參與針刺鎮痛作用。十、針刺“三陰交”可使動物淋巴細胞和淋巴量顯著增加,T淋巴細胞針後較針前有顯著增加,在非穴位點針刺觀察,結果針刺前後變化不明顯,從實驗中可看到三陰交有一定特異性。

配伍

1、配中極穴、腎俞穴治月經不調。2、配陽交穴、中極穴、腎俞穴、太沖穴治閉經。3、配合谷穴、崑崙穴治難產。4、配足三里穴、支溝穴治產後血暈、不醒人事。5、配照海穴、中極穴、子宮兩穴治子宮久冷、不受胎孕。6、配關元穴、間使穴、太沖穴、太溪穴、腎俞穴、獨陰穴治臍下結塊如盆。7、配次髎穴、關元穴、腎俞穴、中極穴治陽萎。8、配曲泉穴、太溪穴、大敦穴、腎俞穴治陰腫。9、配石門穴治水脹。10、配合谷穴(補)、三陰交穴(瀉)用於打胎。11、獨用三陰交穴治難產。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足下熱,痛不能久坐,溼痺不能行;驚不得眠。”2、《備急千金要方》:“卵偏大上入腹;夢洩精;女人漏下赤白及血;脾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脛寒不得臥。”3、《千金翼方》:“產難,月水不禁,橫生胎動;牙車失欠蹉跌;腳疼。”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