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 - 中藥材

阿魏,中药名。为伞形科阿魏属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的树脂。具有化癥散痞,消积,杀虫的功效。主治癥瘕,痞块,肉食积滞,疟疾、痢疾。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癥散痞,消積,殺蟲。

主治

1、癥瘕,痞塊:本品苦洩辛溫行散,有化癥散痞之功。

2、肉食積滯:本品有消食化滯之功。

3、本品還可用治瘧疾、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1-1.5g,多入丸、散,不宜入煎劑。外用:適量,多入膏藥。

注意事項

1、脾胃虛弱及孕婦忌服。

2、除《本草正》記載阿魏為“有毒”之外,其他本草均認為無毒,現已被實驗證實。然其氣臭烈殊常,近代已少有內服,多外用之。雖《雷公炮炙論》曰:“先於淨缽中研如粉,於熱酒器褒,任入藥用”,但現在臨床只生用。

化學成分

阿魏含揮發油20.74%,其中部分硫醚化合物是其特殊臭味的來源。另含香豆精類化合物,樹脂中含阿魏酸、阿魏酸酯等。

藥理作用

阿魏能明顯抑制未孕動物子宮的自發性收縮,但對孕兔離體子宮呈興奮作用,二者作用相反,可能與動物體內黃體酮水平有關;阿魏的脂溶性成分可抗生育。其揮發油有較強的抗炎活性,並可抗過敏和免疫;本品對動物腸管等多種器官平滑肌均有舒張作用,有可能成為解痙止痛藥。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主殺諸小蟲,去臭氣,破癥積,下惡氣。”

2、《本草衍義補遺》:“消肉積。”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常與白芥子、三稜等同用,治腹中痞塊,瘀血癥瘕等證,亦可配伍雄黃、肉桂、乳香等,製成硬膏外敷,如阿魏化痞膏(《何日中手集》)。

2、常配伍山楂、黃連、連翹同用,治肉食積滯,如阿魏丸(《證治準繩》)。

相關藥品

阿魏化痞膏、阿魏麝香化積膏。

相關方劑

阿魏丸(《濟生方》)、阿魏麝香散(《張氏醫通》)、小阿魏丸(《世醫得效方》)、效驗瘧丹(《直指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莖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滲出的乳狀樹脂,陰乾。

炮製方法

1、阿魏: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切成小塊或打碎。或取原藥材加水熔化後,濾去雜質及殘渣,乾燥,切成小塊或打碎。2、制阿魏:取淨阿魏置鍋內,用文火炒淨煙,至灰黑色存性,取出放涼。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藥材鑑別

鑑別

1、取本品粉末0.2g,置25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適量,超聲處理10分鐘,加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濾液0.2ml置50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323nm的波長處應有最大吸收。

2、取本品粉末0.5g,加稀鹽酸20ml,超聲處理10分鐘,取上清液(必要時離心)用乙醚(40ml、20ml)振搖提取2次,合併乙醚液,揮幹,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加乙醇-5%冰醋酸(1:4)的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二氯甲烷-冰醋酸(8:8: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1%鐵氰化鉀溶液(1:1)混合溶液(臨用配製)。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1、阿魏(進口):呈球粒狀凝聚而成大上不等的團塊。表面粗糙,顏色不一,由白、黃、暗黃、棕或紅棕色相間而成,無光澤。乾燥品較硬,新鮮品較軟,斷面乳白色或淺黃棕色,在空氣中漸變成紅色或紅棕色,有強烈持久的蒜臭,味微辣而苦,嚼之粘牙。加熱變柔軟。與水共研成白色乳狀液。

2、阿魏(國產,主要為新疆阿魏,少量阜康阿魏):呈不規則的塊狀和脂膏狀顏色深淺不一,表面蠟黃色至棕共同色。塊狀者體輕,質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新鮮切面顏色較淺,放置後色漸深。脂膏狀者粘稠、灰白色。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粘芽並有灼燒感。加水研磨亦呈白色乳液。

以凝塊狀、表面具彩色、斷面乳白色或稍帶微紅色、氣味濃而持久、純淨無雜質者佳。

飲片性狀

1、阿魏:參見“藥材”項。

2、制阿魏:形如阿魏,表面灰黑色,內部棕褐色,質輕,具有蒜樣特異臭氣。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傘形科阿魏屬植物新疆阿魏、阜康阿魏。

形態特徵

1、新疆阿魏:多年生一次結果草本,高0.5-1.5m。全株有強烈的蒜樣特殊臭氣。根大,紡錘形或圓錐形,根頭殘存枯萎的葉鞘纖維。莖粗壯,通常單一,稀2-5分枝,有柔毛,從基部向上分枝成圓錐狀,下部枝互生,上部枝輪生,通常帶紫紅色。葉柔軟,葉片三角狀廣橢圓形,三出式三至四回狀全裂,末回裂片廣橢圓形,長10mm,基部下延,上部具齒或淺裂;灰綠色,上面有疏毛,下面被密集的短柔毛;其生葉有短柄,柄基部鞘狀;莖生葉較小,基部鞘呈卵狀披針形,半抱莖。復傘形花序生於莖枝頂端,直徑8-12cm,無總苞片;傘輻5-25,近等長,密被柔毛;中央花序近無梗,側生花序1-4,較小,在枝上對生或輪生,稀單生,長常超出中央花序;小傘形花序有花10-20,小總苞片寬披針形,脫落;萼齒小;花瓣橢圓形,黃色,長達2mm,外面有毛;花柱基扁圓錐狀,邊緣增寬,波狀,花柱延長,柱頭頭狀。分生果橢圓形,背腹扁壓,長10-12mm,寬5-6mm,有疏毛,果稜突起;每稜槽內有油管3-4,大小不等,合生面有油管12-14。花期4-5月,果期5-6月。

2、阜康阿魏:多年生一次結果草本,高0.5-1m。全株有強烈的蔥蒜樣臭味。根圓錐形粗壯,根頭部殘存枯葉鞘纖維。莖單一,粗壯,近無毛,從基部向上分枝,成圓錐狀,下部枝互生,下部枝輪生。基生葉有由基部擴充套件成鞘的短枘,葉片輪廓廣卵形,三回或二回羽毛狀全裂,裂片長圓形,基部下延,長20mm,裂片下部再深裂,上部淺裂或具齒,基部下延,上面無毛,下面有短柔毛;莖生葉逐漸簡化,變小,葉鞘披針形。復傘形花序生於莖枝頂端,直徑6-10cm,無總苞片;傘輻5-18(-31),不等長;中央花序有長梗,長3-5cm;側生花序1-4,花序梗長6-15cm,在枝上互生或輪生;小傘形花序有花7-21;小總苞片披針形,早落;萼齒上;花瓣黃色,長圓狀披針形,長1.5-2mm,外面有疏毛;花柱基扁圓錐形,邊緣增厚,淺裂或波狀,花柱延長,柱頭頭狀。分生果橢圓形,背腹扁壓,長12-16mm,寬6-8mm;果稜突起,每稜槽內有油管4-5,大小不等,合生面有油管10-12。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佈區域

1、新疆阿魏:分佈於新疆伊犁等地。

2、阜康阿魏:分佈於新疆阜康、西泉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新疆。

生長環境

1、新疆阿魏:生於海拔850m荒漠中和帶礫石的粘質山坡上。

2、阜康阿魏:生於沙漠邊緣地區,海拔約700m的粘質土壤的沖溝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