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乾漆丸 - 方劑
地黄干漆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类聚》卷一四五引《千金月令》。具有久服走及奔马,八十有子息之功效。
- 名称:地黄干漆丸
- 出处:《医方类聚》卷一四五引《千金月令》
- 功用:久服走及奔马,八十有子息
- 主治:男子不育
組成
肥地黃三十斤(爛搗取汁,向灶釜中微火煎如餳,即下鹿角膠末),鹿角膠四兩(炙令通起,搗為末,餘者炒為珠子,搗令盡),甘草半斤(炙,末),生乾地黃末二斤,乾漆末四兩(其漆以微火鐺中熬令煙盡,即著少酒挹之,又以微火煎之,令幹,待冷入之),烏雞子十顆(去黃取白用),覆盆子末四兩,萆薢末四分,檳榔末五兩,枳殼末四兩(去瓤,炒了稱,搗末)。
用法用量
上以微火煎,攪勿住手,漸點清酒二斗令盡,勿令焦,但堪作丸即止,分為十二團,各以蠟紙裹,著瓷瓶中,可一年服之。臘月合和,至二月三月即於烈日中曬之,即不壞。每服二十丸,一日二次。
功用
久服走及奔馬,八十有子息。
主治
用於男子不育。
方義
本方治證為腎精虧虛之不育。方中以肥地黃為君,滋補肝腎,養血益精。生地、烏雞子、鹿角膠助君藥補益腎精,養血和血;乾漆辛溫下行,一可活血祛瘀,二可散寒;以覆盆子收澀固精;草蘚、檳榔利下焦溼濁,檳榔性喜趨下,可載諸藥下行;枳殼理氣,質輕上行,與檳榔合可調和氣機,又能防沉降太過。諸藥合施,既可扶正,又能祛邪,有升有降,氣機暢達,補而不滯。可收強壯種子之功。
使用注意
忌蘿蔔、蒜、藕、冬瓜、蓮子、貝母、白藥。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