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刺 - 中藥材

老鼠刺,中药名,是冬青科植物猫儿刺的根,分布于秦岭以南和长江流域各地。其具有清肺止咳,利咽,明目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翳膜遮睛等病症。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止咳,利咽,明目。

主治

肺熱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相關論述

1、《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2、《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用於咽喉腫痛,咳嗽咯血,目赤腫痛,黃疸型肝炎。”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臨床用於治療急性咽喉炎,感冒咳嗽和慢性支氣管擴張咯血等。

相關配伍

1、治肺熱咳嗽:老鼠刺30g,石棗子15g,一朵雲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2、治咯血:老鼠刺30g,仙鶴草30g,藕節12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附註

同屬品種大果冬青IlexmacrocarpaOliv.根與老鼠刺功效相似。分佈於華東、中南和西南各地。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冬青科植物貓兒刺。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1-5(-8)米;樹皮銀灰色,縱裂;幼枝黃褐色,具縱稜槽,被短柔毛,二至三年小枝圓形或近圓形,密被汙灰色短柔毛;頂芽卵狀圓錐形,急尖,被短柔毛。葉片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釐米,寬5-14毫米,先端三角形漸尖,漸尖頭長達12-14毫米,終於1長3毫米的粗刺,基部截形或近圓形,邊緣具深波狀刺齒1-3對,葉面深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近基部被微柔毛,背面隆起,側脈1-3對,不明顯;葉柄長2毫米,被短柔毛;托葉三角形,急尖。花序簇生於二年生枝的葉腋內,多為2-3花聚生成簇,每分枝僅具1花;花淡黃色,全部4基數。雄花:花梗長約1毫米,無毛,中上部具2枚近圓形,具緣毛的小苞片;花萼直徑約2毫米,4裂,裂片闊三角形或半圓形,具緣毛;花冠輻狀,直徑約7毫米,花瓣橢圓形,長約3毫米,近先端具緣毛;雄蕊稍長於花瓣;退化子房圓錐狀卵形,先端鈍,長約1.5毫米。雌花:花梗長約2毫米;花萼像雄花;花瓣卵形,長約2.5毫米;退化雄蕊短於花瓣,敗育花葯卵形;子房卵球形,柱頭盤狀。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8毫米,成熟時紅色,宿存花萼四角形,直徑約2.5毫米,具緣毛,宿存柱頭厚盤狀,4裂。分核4,輪廓倒卵形或長圓形,長4.5-5.5毫米,背部寬約3.5毫米,在較寬端背部微凹陷,且具掌狀條紋和溝槽,側面具網狀條紋和溝,內果皮木質。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秦嶺以南和長江流域各地。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山林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