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湯 - 方劑

养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为安神剂。具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效。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症见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舌淡脉细。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所致心悸、怔忡、失眠证属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者。

  • 名称:养心汤
  • 出处:《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
  • 分类:安神剂
  • 功用: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 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

歌訣

養心湯用草芪參,二茯芎歸柏子尋;夏曲遠志兼桂味,再加酸棗總寧心。

組成

黃芪(炙)、白茯苓、茯神、半夏、當歸、川芎各半兩(15g),遠志(取肉,薑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棗仁(浸,去皮,隔紙炒香)、北五味子、人參各一分(8g),甘草(炙)四錢(12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食前服。

功用

補益氣血、養心安神。

主治

氣血不足,心神不寧證。症見神思恍惚,心悸易驚,失眠健忘,舌淡脈細。

方義

方中黃芪、人參為君,補脾益氣。臣以當歸補血養心,與黃芪、人參配伍,以培氣血不足;茯神、茯苓養心安神,以治神志不寧。佐以酸棗仁、柏子仁、遠志、五味子補心安神頂悸;半夏曲和胃消食,配黃芪、人參補脾和中,以資氣血生化之源;肉桂引火歸原,並可鼓舞氣血聲場而增本方溫養之效;川芎調肝和血,且使諸藥補而不滯;煎加生薑、大棗更增加益脾和中、調和氣血之功。甘草調和諸藥,且與參芪為伍,以增強益氣之功,用為佐使。諸藥配伍,補益氣血,養心安神,故以“養心”名方。

配伍特點

本方氣血並補重在益氣;心脾同治,重在養心安神。

運用

1、本方為治療氣血不足,心神不寧之代表方。以神思恍惚,驚悸易驚,失眠健忘,舌淡脈細為辨證要點。2、現代常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病毒性心肌炎、各種心律失常所致心悸、怔忡、失眠證屬氣血不足、心神失養者。

加減化裁

若兼心煩口渴,手足心熱者,可加生地、麥冬、枸杞子等以增強滋陰養血之力;若善悲欲哭,憂愁抑鬱者,可加合歡皮、白芍、鬱金等以柔肝解鬱。

使用注意

1、《直指》:心血虛少,驚惕不寧;《醫方簡義》:勞淋、氣淋。2、《古今醫鑑》有生地黃一錢。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養心湯與歸脾湯均治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等症。但歸脾湯以補益心脾氣血之功為著,用於心脾氣血虛及脾不統血之證;而養心湯以寧心安神為要,惟治氣血不足,心血不寧之神思恍惚,心悸失眠之症。

重要文獻摘要

《醫方考》:《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故用人參、黃芪、茯神、茯苓、甘草以益氣;又曰:靜則髒養,燥則消亡。故以當歸、遠志、柏仁、酸棗仁、五味子以潤燥,養氣所以養神,潤燥所以潤血,若川芎者,所以調肝而益心之母,半夏曲所以醒脾而益心之子;辣桂辛熱,從火化也,《易》曰:火就燥,故能引諸藥直達心君而補之,《經》謂之從治是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