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 - 中藥材

胡椒,中药名。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具有温中止痛,下气消痰,开胃进食的功效。主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癫痫,风虫牙痛,蜈蚣咬伤等。

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止痛,下氣消痰,開胃進食。

主治

1、主要用於胃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癲癇,風蟲牙痛,蜈蚣咬傷等。

2、西醫診為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結腸炎屬脾胃虛寒證者,齲齒屬風冷上攻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置膏藥內外貼。

注意事項

熱病及陰虛有火者禁服,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黑胡椒含1.2%-2.6%,白胡椒約含0.8%。油中主要成分為胡椒醛、二氫香芹醇、氧化石竹烯、隱品酮及反-松香芹醇。尚含胡椒鹼、胡椒酸甲酯、胡椒林鹼及胡椒A、B、C和胡椒新鹼等。

藥理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胡椒所含胡椒鹼具有抗驚厥的作用,還具有鎮靜和加強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的中樞抑制作用。

2、降血脂的作用:胡椒酸甲酯能有效抑制血清總膽固醇的增加,有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促進膽固醇排洩的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胡椒有升壓的作用,但對心率無明顯影響。

4、抗寄生蟲的作用:胡椒中含的醯胺類化合物具有殺滅弓蛔蟲的作用。

5、此外,胡椒還具有利膽、抗炎的作用。

毒理作用

埃及蟾蜍雌雄各50只,喂胡椒提取物每次2mg,每星期3次,共5個月,喂飼2個月後開始出現第1個腫瘤,5個月後共有30只(雄12雌18)發生肝臟腫瘤(肝細胞癌,淋巴肉瘤和纖維肉瘤),並發現在脾、腎、脂肪體及卵巢有肝細胞癌的轉移。小鼠塗搽或喂以胡椒提取物3個月、每次2g,每星期3次,可見荷瘤鼠明顯增加,同時給實驗鼠塗搽或喂維生素A每次5mg或10mg,每星期2次,腫瘤發生率則減少。小鼠每日喂胡椒粉(每1kg飼料中含17g)未見致癌作用。對印度某地倉庫一些常用藥用植物中黃麴黴素的自然產生現象分析,15個樣品中有14個為陽性,其中胡椒籽中含量最高(1.16μg/g)。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

2、《本草經疏》:胡椒,其味辛,氣大溫,性雖無毒,然辛溫太甚,過服未免有害,氣味俱厚,陽中之陽也。其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者,總因腸胃為寒冷所乘,以致臟腑不調,痰氣逆上,辛溫暖腸胃而散風冷,則痰氣降,臟腑和,諸證瘳矣。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胃寒脘腹冷痛、嘔吐,可單用研末入豬肚中燉服,或與高良薑、蓽茇等同用。

2、治反胃及不欲飲食,可與半夏、薑汁為丸服。

3、治脾胃虛寒之洩瀉,可與吳茱萸、白朮等同用。

4、治痰氣鬱滯,矇蔽清竅的癲癇痰多證,常與蓽茇等分為末服。

相關配伍

1、胡椒配半夏:胡椒辛熱純陽,善除胃腸冷氣,下氣行滯,寬中快膈;半夏辛溫燥散,功善降逆和胃止嘔。兩藥配伍,可增強降逆止嘔的作用,適用於胃氣上逆之翻胃及不思飲食等。

2、胡椒配吳茱萸:胡椒溫中散寒之力較弱;吳茱萸散寒止痛之力較強。兩藥配伍,可增強溫中散寒,溫胃止嘔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之嘔吐、洩瀉等。

3、胡椒配白朮:胡椒辛熱,長於溫中散寒;白朮甘溫,善於健脾燥溼。兩藥配伍可增強健脾燥溼,溫中散寒的作用。適用於脾氣不足,運化失運之洩瀉等。

4、胡椒配蓽茇:胡椒長於溫中散寒,下氣消痰;蓽茇善於溫中散寒,下氣止痛。兩藥配伍,既可增強溫中散寒的作用,又具有下氣行滯,消痰寬胸的作用。適用於胃寒腹痛,嘔吐,呃逆,洩瀉等,又可用於痰氣鬱滯,矇蔽清竅的癲癇痰多之證。

5、胡椒配高良薑:胡椒長於溫中散寒,下氣行滯;高良薑善於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6、兩藥配伍,可增強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作用。適用於胃寒冷痛,嘔吐等。

鑑別用藥

1、胡椒與乾薑:兩藥均辛熱,歸胃經,均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同可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洩瀉。但胡椒辛熱純陽,善除胃腸冷氣,下氣行滯,有寬中快膈之效;又具有下氣消痰的功效,主要用洽痰氣鬱滯,矇蔽清竅之癲癇痰多之證。而乾薑歸心、肺二經,又可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用治亡陽厥脫證和寒飲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證。

2、胡椒與小茴香:兩藥均味辛,歸胃經,均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均可用於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嘔吐洩瀉。但胡椒辛熱純陽,善除胃腸冷氣,下氣行滯,有寬中快膈之效;又具有下氣消痰的功效,主要用洽痰氣鬱滯,矇蔽清竅之癲癇痰多之證。而小茴香以溫中理氣,調中止嘔,芳香開胃為主,又辛溫芳香,長於溫腎暖肝,行氣止痛,故凡下焦寒凝氣滯諸證每多用之。

相關藥品

海洋胃藥、胃腸靈膠囊、複方蛤青片、小兒腹瀉外敷散。

相關方劑

參苓壯脾丸(《和劑局方》)、萬全丸(《雜病源流犀燭》)、丁胡三建湯(《古今醫鑑》)、逐寒蕩驚湯(《福幼編》、茴椒散(《普濟方》)。

藥膳食療

胡椒豬肚湯

1、功效: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屬脾胃虛寒者,症見胃脘冷痛、喜溫喜按、腹脹欲嘔、四肢不溫、形寒怕冷者。

2、原材料:胡椒12g,豬肚1個(約600g),蜜棗5枚。

3、做法:豬肚用生粉、鹽擦洗內外,反覆清洗。將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與蜜棗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小時調味後,飲湯吃豬肚、蜜棗。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一般定植後2-3年封頂放花,3-4年收穫。果穗先曬,後去皮,充分曬乾,即為商品黑胡椒。果穗用流水浸至果皮腐爛去皮,曬乾即為商品白胡椒。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藥材鑑別

鑑別

1、黑胡椒粉末暗灰色。外果皮石細胞類方形長方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19-66μm,壁較厚。內果皮石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直徑20-30μm;側面觀方形,壁一面薄。種皮細胞棕色,多角形,壁連珠狀增厚。油細胞較少,類圓形,直徑51-75μm。澱粉粒細小,常聚整合團塊。白胡椒粉末黃白色。種皮細胞、油細胞、澱粉粒同黑胡椒。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顯紅色,漸變紅棕色,後轉棕褐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無水乙醇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胡椒鹼對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7∶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

1、黑胡椒:果實近圓球形,直徑3-6mm。表面暗棕色至灰黑色,具隆起的網狀皺紋,頂端有細小的柱頭殘基,基部有自果柄脫落的疤痕。質硬,外果皮可剝離,內果皮灰白色或淡黃色,斷面黃白色,粉性,中央有小空隙。氣芳香,味辛辣。以粒大、飽滿、色黑、皮皺、氣味強烈者為佳。

2、白胡椒:果核近圓球形,直徑3-6mm。最外為內果皮,表面灰白色,平滑,先端與基部間有多數淺色線狀脈紋。以粒大、個圓、堅實、色白、氣味強烈者為佳。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胡椒科胡椒屬植物胡椒。

形態特徵

攀援狀藤本,長達5m。節顯著膨大,常生鬚根。葉互生;葉柄長1-2cm;葉片厚革質,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9-15cm,寬5-9cm,先端短尖,基部圓,常稍偏斜,葉脈5-7條,最上1對離基1.5-3.5cm從中脈發出,其餘為基出。花通常單性,雌雄同株,少有雜性,無花被;穗狀花序與葉對生,比葉短或近等長;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苞片匙狀長圓形,長3-3.5mm,下部貼生於花序軸上,上部呈淺杯狀;雄蕊2,花葯腎形,花絲粗短;子房球形,柱頭3-4,稀5。漿果球形,直徑3-6mm,成熟時紅色,未成熟時幹後變黑色。花期6-10月。

分佈區域

原產東南亞,現廣植於熱帶地區。我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臺灣等地有栽培。

道地產區

主產於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生長見習

屬熱帶溫溼型植物。適生長於年平均溫度22-28℃及年降雨量1800-2800mm的地區。旬平均溫度15℃時基本停止生長。苗期和定植初期需廕庇,成齡期要陽光充足。蔓枝攀柱生長,怕大風危害,宜選靜風環境栽培。要求土層深厚、肥沃、通氣、保水力強、微酸性的土壤,過溼或積水易發生水害和瘟病。

繁殖方式

用扦插繁殖。

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結合整形剪蔓,選優良母株的健壯主蔓,割取長30-40cm具5-7個節的插條,扦插在苗圃中,生根後及時定植。春、秋季選陰天或晴天下午,按行株距1.8mX1.8m或2mX3m開穴栽種。

病蟲防治

1、病害有:胡椒疫病、細菌性葉斑病、花葉病、炭疽病等,防治採用土壤消毒及噴射硫酸銅。

2、蟲害有:介殼蟲類、蚜蟲、網蝽、刺蛾、金龜子、螞蟻、粉蝨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