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芺 - 中藥材

苦芺,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蒙山莴苣Lactucatatarica(L.)C.A.Mey.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暑热烦闷,漆疮,丹毒,痈肿,痔疮,外伤出血,跌打伤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暑熱煩悶,漆瘡,丹毒,癰腫,痔瘡,外傷出血,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生嚼。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敷;或煎湯洗。

注意事項

《食療本草》:“不堪多食爾。”

相關論述

1、《別錄》:“主面目通身漆瘡。”

2、《本草經集註》:“燒作灰以療金瘡甚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挖,除淨泥土,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蒙山萵苣。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分枝。葉互生;下部葉長圓形,灰綠色,基部收窄,半抱莖,羽狀或倒向羽狀深裂或淺裂,質厚,稍肉質;莖中部葉與下部葉同形,但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不分裂,全緣;上部葉全緣,抱莖;有時全部葉全緣而不分裂。頭狀花序多數,有20個小花,在莖枝頂端排成開展圓錐狀花序;舌狀花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長圓狀條形,稍壓扁或不扁,灰色至黑色,無邊緣或有不明顯的狹窄邊緣,有5-7條縱肋,果頸漸窄,較長,灰白色,冠毛白色。

分佈區域

東北、華北及西北等地。

生長環境

生粘土或砂質土壤上,常見於河邊、湖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