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 - 中藥材

苦楝皮,中药名。为楝科楝属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或川楝M.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具有杀虫,疗癣的功效。主治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疥癣,湿疮。

功效作用

功能

殺蟲,療癬。

主治

1、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本品苦寒有毒,有較強的殺蟲作用,可治多種腸道寄生蟲,為廣譜驅蟲中藥。

2、疥癬,溼瘡:本品能清熱燥溼,殺蟲止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4.5-9g。鮮品15-30g。外用:適量。

不良反應

1、川楝素是驅蛔的主要成分,也是有毒成分。從毒理研究結果來看,其毒性較強,對豬、貓、狗、猴等多種動物均敏感,化療指數低,安全範圍窄,且屬強累積性藥物。此外,異川楝素、苦楝子毒素也是毒性成分。

2、苦楝皮治療量即可見不良反應,若服用過量則可致嚴重嘔吐、腹瀉,呼吸中樞麻痺,中毒性肝炎,腹腔內臟出血,精神失常,甚至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3、嚴重中毒反應多是因誤服、用藥過量或患者機體特殊敏感性所致。救治措施主要為常規處理,對症治療。

4、預防中毒尤為重要。應注意掌握適應證,嚴格控制用量,進行合理配伍以增加療效、減輕毒性,避免連續長期用藥,並根據病人年齡、體質等因素,靈活掌握劑型和用量,嬰幼兒尤應謹慎。

注意事項

體弱及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續和過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應,服藥中毒後可有頭痛、頭暈、噁心、吐吐、腹痛等症狀。嚴重中毒,可出現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樞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化學成分

本品含川楝素、苦楝酮、苦楝萜酮內酯、苦楝萜醇內酯、苦楝萜酸甲酯、苦楝子三醇等。

藥理作用

本品煎劑或醇提取物均對豬蛔蟲有抑制以至麻痺作用。主要成分為川楝素,能透過蟲體表皮,直接作用於蛔蟲肌肉,擾亂其能量代謝,導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本品對小鼠蟯蟲有麻痺作用,並能抗血吸蟲。川楝素對肉毒中毒動物有治療作用,使兔腸肌肌張力及收縮力增加,抑制大鼠呼吸等。

毒理作用

川楝素小鼠腹腔、靜脈、皮下和口服的LD50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3.8±1.2mg/kg、14.6±0.9mg/kg、14.3±1.5mg/kg和244.2±44.0mg/kg。大鼠皮下注射和家兔靜注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9.8mg/kg和4.2mg/kg。川楝素對胃有刺激性,其程度因動物種類而異,口服川楝素後,大鼠胃粘膜發生水腫、炎症及潰瘍,部分犬嘔吐。還可引起犬、兔、猴肝細胞腫脹變性、肝竇極度狹窄,小鼠血漿ALT升高,灌服大劑量川楝素,可引起動物急性中毒致死,死亡原因是由於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內臟出血,血壓下降而形成急性迴圈衰竭。小鼠蓄積性毒性的LD50半數致死量為18.7mg/kg,蓄積係數為1.13,屬強蓄積性藥物。猴亞急性中毒最明顯的表現是ALT升高,其次是肌無力。大體解剖發現,各劑量組的動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內臟瘀血。顯微鏡檢發現,猴小血管內膜表面有棕黃色顆粒沉積,且劑量越大沉積越多。肝細胞腫脹,胞漿疏鬆,可見枯否細胞及吞噬顆粒;腦血管擴張充血,部分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膠質細胞和小血管周圍間隙明顯增加。

相關論述

《名醫別錄》:“療蛔蟲,利大腸。”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可與使君子、檳榔、大黃等同用,治蛔蟲病,如化蟲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與百部、烏梅同煎,取濃液於晚間作保留灌腸,連用2-4天,可治蟯蟲病。與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鉤蟲病,如楝榴二皮飲(《湖北藥物志》)。

鑑別用藥

1、苦楝皮、川楝皮、苦木樹皮、南酸棗的根皮及幹皮:苦楝皮、川楝皮均為傳統道地藥材,皆為驅蟲藥,臨床使用廣泛,稱為正品。苦楝皮殺蟲之力較川楝為強,且可用於疥瘡;而川楝皮除殺蟲、療癬外,能導小腸之熱、膀胱之熱,引心火下行,具有舒肝行氣止痛之功,為治心痛及疝氣之要藥,偏用於治療肝氣鬱結之脅肋疼痛,肝胃不和之脘腹脹痛及疝氣疼痛。苦木樹皮來源為樗樹科苦樹的樹皮,南酸棗根皮及幹皮來源於漆樹科南酸棗的根皮幹皮,二者均為偽品。苦木樹皮具強烈毒性,只供外洗癰癤腫毒、疥癬,不可內服,誤用則有中毒的危險;南酸棗根皮及幹皮具有收斂、止痛、止血之功,不作驅蟲用。

2、苦楝皮與使君子:二者均能驅蟲,且皆善於驅殺蛔蟲。苦楝皮苦寒有毒,易傷脾胃,且有燥溼療癬之功,可外用於疥癬瘙癢;使君子甘溫,益脾胃,有很好的健脾消積療疳的作用,多用於小兒疳積,乳食停滯等。

相關藥品

殺蟲丸、小兒疳積糖、癬藥膏。

相關方劑

化蟲丸(《和劑局方》)、下蟲丸(《證治準繩》)、碧金散(《危氏得效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秋二季剝取,乾燥,或除去粗皮,乾燥。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置通風乾燥處。

藥材鑑別

鑑別

1、取本品一段,用手摺疊揉搓,可分為多層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有極細的網紋。

2、本品粉末紅棕色。纖維多成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草酸鈣方晶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類雙錐形,直徑14-25μm。木栓細胞多角形,內含紅棕色物。

3、取本品粉末2g,加水40ml,超聲處理1小時,放冷,離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每次25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楝皮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兒茶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4: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幹皮呈不規則塊片狀、槽狀或半捲筒狀,長寬不一,厚3-7mm。外表面粗糙,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交織的縱皺紋及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成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均可見,極細的網紋。無臭,味苦。根皮呈不規則片狀或捲曲,厚1-5mm。外表麵灰棕色或棕紫色,微有光澤,粗糙,多裂紋。幹皮以皮細、可見多數皮孔的幼嫩樹皮為佳。根皮以皮厚、去栓皮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楝科楝屬植物楝或川楝。

形態特徵

1、楝:落葉喬木,高15-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7cm,寬2-3cm,先端長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尖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有星狀毛,稍後除葉脈上有白毛外,餘均無毛。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淡紫色,長約1cm;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兩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針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長約7mm;子房上位。核果圓卵形或近球形,長1.5-2cm,淡黃色,4-5室,每室具1顆種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2、川楝: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狀鱗片。二至三回奇數羽狀複葉,長約35cm;羽片4-5對;小葉卵形或窄卵形,長4-10cm,寬2-4cm,全緣或少有疏鋸齒。圓錐花序腋生;花萼灰綠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花絲合生成筒。核果大,橢圓形或近球形,長約3cm,黃色或粟棕色,果皮為堅硬木質,有稜,6-8室,種子長橢圓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分佈區域

1、楝:分佈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

2、川楝:分佈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楝樹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川楝樹主要分佈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河南、甘肅南部等地。

生長環境

1、楝: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

2、川楝:生於海拔500-2100m的雜木林和疏林內或平壩、丘陵地帶溼潤處,常栽培於村旁附近或公路邊。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耐鹼、耐瘠薄。適應性較強。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育苗移栽法:10-11月選擇20年以上的老樹,進行採種。春季4月播種前用溫水浸種4-5d按行距30-45cm開條溝,溝深6cm,將種子播入,覆土壓實。培育1年,翌年春季移栽。按行株距5m×5m開穴,穴徑1.2m,深80cm,底層施廄肥,上覆細土10cm,每穴栽種1株,栽種時要使根部舒展,土壤與根部密接,覆土壓實,澆水。

病蟲防治

1、病害有潰瘍病、褐斑病、叢技病、花葉病、葉斑病。

2、蟲害有黃刺蛾、扁刺蛾、斑衣蠟蟬、星天牛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