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花 - 中藥材

接骨木花,中药名。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毛接骨木S.williamsii Hance var.Miquelii(Nakai)Y.C.Tang和西洋接骨木S.nigra L.的根或根皮。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筋,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疼痛,痰饮,黄疸,跌打瘀痛,骨折肿痛,急、慢性肾炎,烫伤。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溼,活血舒筋,利尿消腫。

主治

風溼疼痛,痰飲,黃疸,跌打瘀痛,骨折腫痛,急、慢性腎炎,燙傷。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15-30g。

2、外用:搗敷;或研粉撒、調敷。

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

《本草拾遺》:“不可多服。”

化學成分

西洋接骨木花含皂苷:熊果酸,20β-羥基熊果酸,α-香樹脂醇,B-香樹脂醇。甾醇類:β谷甾醇,B-谷甾醇B-D-吡喃葡萄糖苷。揮發油類:順式-3-己烯-1-醇,芳樟醇,橙花醇,香矛醛,牻牛兒醇。

藥理作用

1、抗驚鎮痛作用:接骨木根水提物0.34g/kg、0.68g/kg和1.35g/kg給小鼠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可對抗士的寧或咖啡因誘發的驚厥反應。對小鼠醋酸所致的扭體反應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接骨木根水提物1.35g/kg和2.70g/kg大鼠腹腔注射,可明顯抑制由右旋糖酐或角又菜膠引起的足蹠腫脹。

毒理作用

接骨木根水提物應用序貫法,測得昆明種小鼠尾靜脈注射的LD50為1.90±0.32g/kg。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汁服之當利下及吐。”

2、《河南中草藥手冊》:“接骨續筋,活血鎮痛,祛風利尿。”

3、《陝西中草藥》:“舒筋活血,生肌長骨,鎮痛止血,清熱解毒。主治骨折,跌打損傷,燙火傷,黃疸。”

4、《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用於風溼關節痛,急、慢性腎炎,水腫;外用治創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筋骨折傷:鮮接骨木根皮60-150g,黃梔子30g。共搗爛,黃酒適量,炒熱,按傷處大小攤藥於布上,骨折復位後即以上藥敷患處,夾板固定。(江西《草藥手冊》)

2、治燙火傷:(接骨木)根皮及葉適量,研粉,以菜油或香油調敷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3、治創傷出血:接骨木研細粉,外敷患處,加壓包紮。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9-10月採挖,切片,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忍冬科接骨木屬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和西洋接骨木。

形態特徵

1、接骨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m。老枝有皮孔,髓心淡黃棕色。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常5-7枚,小葉片卵圓形、狹橢圓形至倒長圓狀披針形,先端尖、漸尖至尾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花與葉同出,圓錐聚傘花序頂生;具總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開展;花小而密,白色至淡黃色;花萼鐘形,裂片5,舌形;花冠5裂,裂片卵形;雄蕊5,雄蕊與花冠裂片等長,花葯黃色;雌蕊1,子房下位,3室,花柱短,柱頭3裂。漿果狀核果近球形,黑紫色或紅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2、毛接骨木:本種與接骨木的區別是:奇數羽狀複葉有小葉片5-7枚,小葉片主脈及側脈的基部被明顯的長硬毛,小葉柄、葉軸及幼枝被黃色長硬毛;花序軸除被短柔毛外還夾雜著長硬毛。3、西洋接骨木:本種與接骨木的區別是:枝具明顯凸起的圓形皮孔;髓部發達,白色。奇數羽狀複葉3-5枚,通常5枚,果實亮黑色。

分佈區域

1、接骨木:分佈於東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廣東、廣西、陝西甘肅等地。2、毛接骨木: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3、西洋接骨木:上海、江蘇、山東等地民間和庭園引種栽培。原產歐洲。

生長環境

1、接骨木:生於林下、灌叢或平原路旁。2、毛接骨木:生於海拔1000-1400m的松林和樺木林中及山坡巖縫、林緣等處。3、西洋接骨木:庭園引種栽培。

生長見習

適應性較強,對氣候要求不嚴;喜向陽但又能稍耐廕庇。以肥沃、疏鬆的土壤栽培為好。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栽培技術

在2月發芽前選取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成20-25cm長的插條,每個留有3個以上芽節,最上和最下面的芽節要距剪口1-1.5cm。然後在整好的地上,開3m寬的畦,按行距26cm開橫溝,深16-20cm,每溝放插條15-20根,插條的最上一個芽節要露出地面,然後覆土半溝,壓緊,再蓋細土與畦面齊平。移栽在當年冬季落葉後或明年春季發芽前進行。按行株距各1.3-1.8m開穴,深21-25cm,每穴移苗1株,填土壓緊,再蓋土使稍高於地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