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桂湯 - 方劑

椒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具有温阳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 名称:椒桂汤
  • 出处:《温病条辨》卷三
  • 功用: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 主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歌訣

椒桂湯中柴小茴,良姜青廣吳萸倍。任他暴感成疝氣,脅痛環臍寒熱衰。

組成

川椒(炒黑)六錢(18g),桂枝六錢(18g),良姜三錢(9g),柴胡六錢(18g),小茴香四錢(12g),廣皮三錢(9g),吳茱萸(泡淡)四錢(12g),青皮三錢(9g)。

用法用量

上用急流水八碗,煮成三碗,溫服一碗,覆被令微汗佳;不汗,服第二碗,接飲生薑湯促之;得汗,次早服第三碗,不必覆被再令汗。

功用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

暴感寒溼成疝,寒熱往來,脈弦反數,舌白滑,或無苔不渴,當臍痛,或脅下痛。

方義

方中用川椒、吳萸、小茴溫中逐寒,芳香化濁而行氣;柴胡入少陽領邪外出;桂枝解太陽表邪;佐以青皮、廣皮疏理肝氣,從中達外;良姜為使,溫養下焦陽氣。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溫病條辨》:“此小邪中裡證也。既有寒熱之表證,又有臍痛之裡證,表裡俱急,不得不用兩解。方以川椒、吳萸、小茴香直入肝臟之裡,又芳香化濁流氣;以柴胡從少陽領邪出表,病在肝治膽也;又以桂枝協濟柴胡者,病在少陰,治在太陽也,所謂病在髒治其腑之義也,況又有寒熱之表證乎!佐以青皮、廣皮,從中達外,峻伐肝邪也;使以良姜,溫下焦之裡也,水用急流,驅濁陰使無留滯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