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草 - 中藥材
福寿草,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 Reg.et Radde的带根全草。具有强心,利尿,镇静的功效。主治心悸,水肿,癫痫。
功效作用
功能
強心,利尿,鎮靜。
主治
主要用於心悸,水腫,癲癇。
用法用量
內服:酒浸或水浸汁,1-2分。
化學成分
根含強心甙、非強心甙和香豆精類物質。強心甙有:加拿大麻甙、加拿大麻醇甙、黃麻屬甙A、鈴蘭毒甙、K-毒毛旋花子次甙-β、索馬林等。非強心甙中已分離出的甙元有:厚果酮、異厚果酮、側金盞花內酯、福壽草酮、降福壽草二酮、12-ο-煙醯異厚果酮、12-ο-苯甲醯異厚果酮等。香豆精類物質有:傘形花內酯、東莨菪素。地上部分含有強心甙和非強心甙,已分離出的甙元有:異熱馬酮、煙醯異熱馬酮、洋地黃毒甙元、厚果酮、夜來香素和毒毛旋花子甙元。糖的部分有:D-加拿大麻糖、D-沙門糖和L-夾竹桃糖。也含有傘形花內酯和東莨菪素。
藥理作用
1、強心作用:側金盞花全草之浸劑及雲南產短柱側金盞花全草提出之粗甙,可使冷血動物心臟停止於收縮期,用溫血動物之離體心臟、在位心臟、衰竭之心肺製備以及心電圖研究,均證明了具有強心甙的作用特點。春側金盞花中含有加拿大麻甙及側金盞花毒甙,前者作用速度與毒毛旋花予甙相似,所不同者毒性較低、蓄積較弱,並表現利尿作用。蘇聯所用春福壽草製劑的特點為作用快,在溫血動物效力較毒毛旋花子甙及加拿大麻甙弱,由於其吸收不規則,治療效果也差,臨床上有用以代替西地蘭。側金盞花總甙注射液經貓心電圖實驗觀察測得其平均最大耐受量為0.41mg/kg,平均心率不齊量(或中毒量)為0.46mg/kg,平均最小致死量為0.75±0.025mg/kg,治療寬度和治療指數與西地蘭相近,大於毒毛-K。用鴿法測得總甙的最小致死量為0.77±0.016毫克/公斤。雲南產福壽草粗甙對鴿的平均致死量為7.08±0.15mg/kg,比純甙(貓的平均致死量為0.191mg/kg)效力低得多。
2、吸收、蓄積:側金盞花浸劑有蓄積作用,但很小。總甙有輕度蓄積性,24小時蓄積率為74.2%,48小時為23.9%。側金盞花毒甙內服較靜脈注射效力低4倍,蓄積性比較低。
3、對中樞的作用:側金盞花總甙,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發活動,增加劑量可出現催眠,大劑量對抗咖啡因的興奮作用,其浸劑亦表現,鎮靜,側金盞花屬植物的製劑與溴劑合用,可用以治療過度興奮、失眠、癲癇;並可拮抗可卡因、印防己毒素引起的驚厥,日本產同屬植物A.davurica不僅作為強心劑,而且具有鎮痛作用,用於神經痛。
4、其他作用:側金盞花屬植物製劑有利尿作用,對實驗性動脈炎亦有療效。Adonisidum對小白鼠實驗性心肌營養不良,可使心、肝碳水化物代謝恢復正常。側金盞花浸劑靜脈注射引起貓嘔吐的量為貓最小致死量的52.2%,故其治療量遠在引起嘔吐劑量之下,對粘膜無刺激,側金盞花毒甙治療量不影響血壓,中毒量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毒理作用
春側金盞花中毒可出現噁心,嘔吐、嗜睡以及室性異位搏動二聯律。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用於降低心率以側金盞花總甙注射液(每2毫升含總甙O.5mg)靜脈注射,對2周以內未用過強心甙類藥物,心率每分鐘在100次以上的快速心房纖顫以及竇性及室上性心動過違患者1次給予0.5-1mg;對於近2周內用過少量強心劑及有合併症者,均適當減量,1次給0.25-0.5mg。以50%葡萄糖40毫升稀釋後緩慢注入。觀察56例,1次注射後15分鐘以內心率下降30次以上、達到每分鐘100次以下,症狀和部分體徵均有顯著改善者22例;心率下降30次以下、10次以上,症狀或部分體徵有所緩解者29例;無效5例。實踐證明,本品降低心率作用迅速而顯著,維持時間可達1-3天;心電圖顯示其作用較溫和也較恆定,副作用較少。通常1次注射即能基本控制過快心率,以後口服維持,甚少需要多次注射。
2、治療慢型克山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用側金盞花全草提製的側金盞花甙製成注射液(每毫升含0.1mg),行靜脈注射,觀察14例,其中成人3例,1例首次用0.8mg(立即發生中毒反應),2例首次為0.4mg,均為1次靜注,後每日1次平均0.2-0.3mg,最多0.4mg;兒童用量第1天平均為0.2-O.4mg,後每日平均0.2mg。用時均加入25%葡萄糖20-40毫升緩慢靜脈注入,時間2-11分鐘,平均5分鐘左右。用藥天數最多25天,最少7無平均12天。治療結果:治癒2例,心衰症狀及體徵均消失,X線證實擴大的心臟已復常,活動時心率亦在正常範圍;顯效7例,症狀及大部分體徵消失,肝臟回縮明顯,X線證實擴大的心臟有縮小,但活動後心率增加;有效4例,稍活動即出現心慌、氣短,但水腫明顯減輕,肝有回縮,心率略高於正常,迴圈時間及靜脈壓略高,肺羅音消失;無效1例。初步觀察,本品強心作用迅速,屬於一種快速強心甙藥物。用藥2-6天,即見咳嗽、咳痰(血)、呼吸困難、發紺及肺部羅音消失,靜脈壓、靜脈充盈及迴圈時間復常,水腫及胸、腹水消退,肝臟回縮,心率減慢。利尿作用出現早,用藥後2天尿量即開始增加,持續時間較長。本品對中樞神經系統尚具有鎮靜作用,表現為用藥後病人睡眠時間延長及深度增加。心電圖觀察表明,本藥有使舒張期延長的作用,但不及洋地黃顯著;用藥5分鐘開始心率減慢5-29次,經用藥1周心率減慢更為顯著。經驗認為,應用本品,劑量必須因人因病而異,掌握適當,過低則影響療效,過大又會造成中毒。一般可參考下列劑量:成人第1天0.3-0.5mg/次,必要時6-8小時1次,後每日1次為0.2-0.3mg。兒童酌減。實踐中發現.每日用藥2次(間隔時間8-10小時),每次量略高於每日總量的一半,則療效顯著,且較鞏固,不良反應少。藥物反應:副作用不明顯,僅2例於用藥後第3天出現輕微的多汗、腸鳴及腹痛,未經停藥自行消失。但用量過大或注射速度過快可以造成中毒,其症狀、體徵及心電圖等改變,與各類洋地黃製劑中毒完全一致。1例成人首次用藥0.8mg,10分鐘注完,經11分鐘出現頭昏、噁心、眼睛發花、視物不清、心慌等,持續30分鐘左右消失,再經8小時又出現劇烈面神經痛、偏頭痛,經2天消失,但心電圖未顯示中毒反應。對中毒病例停藥1天后減量用藥未顯不良反應,說明此藥在體內排洩較快,作用消失也快。另報道,用福壽草靜脈注射液治療慢型克山病心力衰竭32例,結果有30仍獲得不同程度效果,同時對6例風溼性和1例肺源性心臟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進行了觀察,亦取得明顯療效。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4月間挖取帶根全草,切斷,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乾燥全草,莖葉多皺縮,莖圓柱形,上部稍扁,具縱線紋,莖頂著生1黃色花朵。根莖短,肉質,表面褐色,徑約0.4-0.8cm,斷面黃白色。根細長圓柱形,表面棕色,徑約1mm,有微細縱槽紋,質脆易斷,斷面平坦,白色,木質部的導管呈淡棕色的小點;氣微,根極苦,微辛。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毛茛科植物側金盞花。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粗,簇生黑褐色鬚根。莖綠色或帶紫堇色,在開花時高5-15cm,其後高達30-40cm,有時下部分枝,近基部具數個淡褐色或白色的膜質鞘。葉在花後長大,下部葉具長柄,無毛;葉片三角形,3回羽狀全裂,1回裂片2-3對,末回裂片狹卵形至披針形,具短尖。花單個頂生,徑約3cm;萼片約9,白色或淡紫色,狹倒卵形,與花瓣近等長;花瓣約10,黃色,矩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1.2-2.2cm,寬3-8mm;雄蕊多數;心皮多數,子房被微柔毛。瘦果倒卵形,宿存花柱彎曲。花期4-5月。
分佈區域
分佈東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下或陰溼山坡的灌木叢中。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