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樹根皮 - 中藥材

朴树根皮,中药名。为榆科朴属植物朴树CeltistetrandraRoxb.的根皮。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台湾、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透疹,消食止泻之功效。主治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透疹,消食止瀉。

主治

麻疹透發不暢,消化不良,食積瀉痢,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相關論述

1、《廣西本草選編》:“散瘀止瀉。”

2、《福建藥物志》:“清熱涼血。治月經不調,白帶,疝氣。”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麻疹,消化不良,(朴樹)根皮15-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痔瘡下血,食滯腹瀉,久痢不止,(朴樹)根皮30g。水煎,調薑汁少許服。(《廣西本草選編》)

3、治跌打扭傷,(朴樹)鮮根皮搗爛外敷,或取根皮30-60g燉瘦豬肉服。(《廣西本草選編》)

4、治腰痛,(朴樹)根皮120-150g,苦參60-90g。水煎衝黃酒、紅糖,早、晚空腹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颳去粗皮,洗淨,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榆科樸屬植物朴樹。

形態特徵

朴樹,別名撥樹、千粒樹、樸榆、桑仔、朴子樹、小葉牛筋樹、沙樸《中國藥用植物圖鑑》。落葉喬木,高達20m。樹皮灰色,平滑;一年生枝密被毛,後漸脫落。葉互生,葉柄長3-10mm;葉片革質,通常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10cm,寬1.5-4cm,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中部以上邊緣有淺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脈及脈腋疏被毛;基出3脈。花雜性,同株,1-3朵,生於當年枝的葉腋,黃綠色,花被片4,被毛,雄蕊4;柱頭2。核果單生或2個並生,近球形,熟時紅褐色;果柄與葉柄近等長;果核有凹陷和稜脊。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中南及陝西、臺灣、四川、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山溝、丘陵等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