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腸溶片 - 西藥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西药名。为磺胺类抗菌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為柳氮磺吡啶。

性狀

本品為腸溶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黃色至棕黃色。

適應症

1、潰瘍性結腸炎:治療輕至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在重度潰瘍性結腸炎中可作為輔助治療。亦可用於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的維持治療。2、Crohn’s病(克隆病):用於治療活動期的克隆病,特別是那些累及結腸的患者。3、類風溼性關節炎:對水楊酸類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療效不顯著的成人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對水楊酸類或其他非甾體炎抗炎藥療效不顯著的幼年類風溼性關節炎(多關節型)。

規格

0.25g。

用法用量

服用劑量應根據患者對治療的反應情況及對藥物的耐受性決定,片劑應在每日固定的時間服用,進餐時服用為佳。先前未曾用柳氮磺吡啶片劑及腸溶片治療的患者,建議其在最初幾周內逐漸增加劑量,使用腸溶片能降低胃腸道副作用的發生率。腸溶片不可壓碎及掰開服用。1、潰瘍性結腸炎、Crohn’s病:(1)成人:每天3-4g(12-16片),分次口服,用藥間隔應不宜超過8小時為宜,為防止消化道不耐受,初始以每天1-2g(4-8片)的小劑量開始,如果每天超過4g(16片),應警惕藥物的毒性會增加。(2)嚴重發作:每次1-2g(4-8片),每天3-4次,可與類固醇藥物合用,組成強化治療方案。(3)輕度及中度發作:每次1g(4片),每天3-4次。(4)緩解期:建議給予維持劑量以防症狀重現,一般每天2-3次,每次1g(4片)。(5)兒童:按每公斤體重每天40-60mg的劑量,分3-6次服用。(6)防止復發:按每公斤體重每天20-30mg的劑量,分3-6次服用。2、類風溼性關節炎:根據經驗,臨床效果出現在治療後1-2個月內,建議該腸溶片與止痛藥和/或非甾體類抗炎藥一起服用,至少到柳氮磺吡啶腸溶片的療效出現為止。(1)成人:每次1g(4片)每天2次。腸溶片不可壓碎及掰開服用。開始治療時建議按下表增加每天的劑量:第一週晚上0.5g;第二週早晨0.5g,晚上0.5g第三週早晨0.5g晚上1.0g第四周早晨1.0,晚上1.0g。若治療兩個月後未出現反應,可將劑量增至每天3g(12片),每天超過2g時,應進行監測。(2)兒童:目前不主張對青少年慢性關節炎使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必須使用時參照如下用法用量:6歲以上兒童30-50mg/公斤體重/天,分2次口服,最大劑量為2g/天。

臨床應用及指南

1、王永才透過美沙拉嗪腸溶片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治療脊柱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比較,得出結論美沙拉嗪腸溶片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治療脊柱關節炎的臨床療效類似,但是前者治療後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臨床軍醫雜誌,2014,42(03):302-303+305)2、李國斌,黃容旺等透過內鏡下給藥結合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口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的研究,得出結論採用內鏡下給藥結合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口服治療UC臨床效果顯著,患者主要症狀改善明顯,無明顯復發現象,值得臨床推廣。(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2):57-59)

不良反應

1、整體而言,約有75%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在治療前3個月,超過90%發生在前6個月。一些劑量依賴性的不良反應症狀,通常可以由減少劑量而緩解。腸道細菌將柳氮磺吡啶分解成磺胺嘧啶和5-氨基水楊酸,所以可能發生磺胺藥物或水楊酸鹽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具有慢乙醯化代謝表型的患者更可能對磺胺嘧啶產生藥品不良反應。2、柳氮磺吡啶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厭食、頭痛、噁心、嘔吐、胃部不適和明顯的可逆性少精子症。約有三分之一的治療患者會出現這些不良反應。發生機率較小的不良反應有瘙癢、蕁麻疹、皮疹、發熱、變性珠蛋白小體貧血、溶血性貧血和紫紺等症狀,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病率一般低於1/30。以往的經驗表明每日的服藥劑量為4克或4克以上,或血清總磺胺嘧啶濃度超過50g/ml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呈增加的趨勢。3、成人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在服用柳氮磺吡啶時也會出現相似的不良反應,某些反應的發病率會更高。在類風溼性關節炎研究中有以下常見的不良反應:噁心(19%)、消化不良(13%)、皮疹(13%)、頭痛(9%)、腹痛(8%)、嘔吐(8%)、發熱(5%)、頭暈(4%)、口腔炎症(4%)、面板瘙癢(4%)、肝功能異常(4%)、白細胞減少(3%)及血小板減少(1%)。有報道該藥會引起免疫球蛋白表達抑制,其發生率為10%。該症狀可緩慢逆轉,且臨床表現較少見。4、一般來說,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患兒的不良反應與成人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不良反應相似,不過全身型幼年類風溼性關節炎患兒血清病樣症狀的發生率較高。5、一項臨床試驗表明免疫球蛋白表達抑制的發生率約為10%。雖然下列清單中包括的一些不良反應不在本藥報道過的不良反應範圍之內,但是由於在磺胺類藥物之間藥理學上的相似性,在給患者服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時需要考慮到所有這些不良反應。不常見或罕見的不良反應包括:(1)血液系統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巨幼細胞性(巨紅細胞性)貧血、紫癜、低凝血酶原血癥、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先天性中性粒白細胞減少症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2)超敏反應:多形性紅斑(Stevens-Johnsonsyndrome)、剝脫性皮炎、表皮壞死鬆解症(Lyell’ssyndrome)伴角膜損傷、藥疹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系統症狀(DRESS)、過敏反應、血清病綜合徵、間質性肺病、肺炎或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管炎、纖維性肺泡炎、胸膜炎、心包炎或伴有心包填塞、過敏性心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狼瘡樣綜合徵、伴有或不伴有免疫複合物形成的肝炎及肝壞死、重症肝炎有時需肝移植、急性痘瘡樣型副銀屑病(Mucha-Habermansyndrome)、橫紋肌溶解症、光敏反應、關節疼痛、眶周水腫、結膜和鞏膜充血及脫髮。(3)胃腸反應:肝炎、肝功能衰竭、胰腺炎、血性腹瀉、葉酸吸收障礙、地高辛吸收障礙、口腔炎症、腹瀉、腹痛及中性粒細胞減少性小腸結腸炎。(4)中樞神經系統反應:橫斷性脊髓炎、驚厥、腦膜炎、暫時性脊柱後路病變、馬尾綜合徵、格林-巴利綜合徵、外周神經病變、精神抑鬱症、眩暈、聽覺喪失、失眠、共濟失調、感知錯幻、耳鳴及嗜睡。(5)腎臟反應:中毒性腎病變伴少尿和無尿、腎炎、腎病綜合徵、尿路感染、血尿、晶體尿、蛋白尿和溶血性尿毒症。(6)其它反應:尿液變色和面板變色。6、磺胺類藥物與一些致甲狀腺腫大、利尿劑(乙醯唑胺和噻嗪類)和口服降糖藥有一定的化學相似性。使用磺胺類藥物的患者很少出現甲狀腺腫大、多尿和血糖過低等症狀。7、這些藥物間可能存在交叉敏感。大鼠對磺胺類藥物的致甲狀腺腫作用尤其敏感,長期用藥曾引起大鼠罹患甲狀腺癌。8、上市後報告在臨床實踐時使用含有(或經代謝轉化為)5-氨基水楊酸的藥物會出現以下症狀。這些症狀是患者自願報道的,受試者數量不詳,因此無法估算其發生機率。包含這些症狀是因為考慮到其嚴重性、相關報道出現的頻率以及它們與5-氨基水楊酸間潛在的因果關係。9、胃腸道症狀:有肝中毒的報道,包括肝功能檢查值偏高(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谷氨醯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膽紅素)、黃疸、淤膽型黃疸、肝硬化、可能還有肝細胞受損、包括肝壞死和肝功能衰竭。這些病例中的某些可能引起死亡。此外,還報道過一例導致肝功能改變的川崎綜合徵。

禁忌

對磺胺及水楊酸鹽過敏者、腸梗阻或泌尿系統梗阻患者、卟啉症患者、2歲以下患者禁用柳氮磺吡啶。

注意事項

1、警告:肝腎功能受損患者或血液系統障礙患者需經嚴格評估後方可使用柳氮磺胺嘧啶腸溶片進行治療。柳氮磺吡啶用藥引起死亡的原因有超敏反應、粒細胞缺乏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其他血液系統障礙、肝腎功能受損、神經肌肉與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性病變及纖維性肺泡炎。一些臨床症狀的出現,如咽喉痛、發熱、面色蒼白、紫癜或黃疸,表明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血液病或肝中毒。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腸溶片進行治療的患者經常進行全血細胞計數及尿液鏡檢等化驗。在等待血液化驗的結果時應中斷柳氮磺吡啶的治療。接受柳氮磺吡啶治療的男性患者會出現少精子症和不孕症,但這些症狀於停藥後可以恢復。2、肝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血小板減少及粒細胞減少等血液系統障礙患者不應服用柳氮磺吡啶,除非其潛在獲益大於風險。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血紫質症、嚴重過敏、支氣管哮喘患者應慎用。3、柳氮磺吡啶用於全身型幼年類風溼性關節炎患兒時可能引起血清病樣反應,因此不推薦用於此類患兒。4、口服柳氮磺吡啶可抑制葉酸的吸收和代謝引起葉酸缺乏從而導致嚴重的血液系統障礙(如巨紅細胞症和血細胞減少症),可以透過給予葉酸製劑使葉酸達到正常。5、服用柳氮磺吡啶期間應多飲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結晶尿的發生,必要時服鹼化尿液的藥物、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應用柳氮磺吡啶易致腎損害,應慎用或避免應用柳氮磺吡啶。6、對呋噻米、碸類、噻嗪類利尿藥、磺脲類、碳酸酐酶抑制藥及其他磺胺類藥物過敏者慎用。7、治療中須注意檢查。(1)全血象檢查,對接受較長療程的患者尤為重要。(2)直腸鏡與乙狀結腸鏡檢查,觀察用藥效果及調整劑量。(3)治療中定期進行尿液檢查(每2-3日查尿常規一次)以發現長療程或高劑量治療時可能發生的結晶尿。(4)肝、腎功能檢查。8、遇有胃腸道刺激症狀,除強調餐後服藥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每小時一次,使症狀減輕。9、根據患者的反應與耐藥性,隨時調整劑量,部分患者可採用間歇治療(用藥二週,停藥一週)。10、腹瀉症狀無改善時,可加大劑量。11、夜間停藥間隔不得超過8小時。12、腎功能損害者應減小劑量。1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1)磺胺藥可穿過血胎盤屏障至胎兒體內,動物實驗發現有致畸作用。人類中研究缺乏充足資料,因此孕婦應禁用。(2)磺胺藥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濃度約可達母體血藥濃度的50%-100%,藥物可能對乳兒產生影響;磺胺藥在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新生兒中的應用有導致溶血性貧血發生的可能。因此哺乳期婦女應禁用。14、兒童用藥:由於磺胺藥可與膽紅素競爭在血漿蛋白上的結合部位,而新生兒的乙醯轉移酶系統未發育完善,磺胺遊離血濃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黃疸發生的危險性,因此該藥物在新生兒及2歲以下小兒應禁用。15、老年用藥:老年患者應用磺胺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機會增加。如嚴重皮疹、骨髓抑制和血小板減少等是老年人嚴重不良反應中常見者。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應用,確有指徵時需權衡利弊後決定。16、藥物過量:當每天用量達到或超過4g或血清藥物濃度超過50g/ml,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增多。過量時多出現噁心和嘔吐症狀。對於過量的處理,首先應洗胃,採用活性炭治療,繼而靜脈補液利尿,靜脈給予碳酸氫鈉鹼化處理,警惕出現少尿和無尿症狀,若發生無尿,應及時進行透析治療。若出現高鐵血紅蛋白症(出現紫紺)時,應靜脈緩慢給予亞甲蘭(美蘭)每公斤1-2mg或其他合適治療,若有嚴重的硫血紅蛋白血癥時,則可進行輸血替換治療。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尿鹼化藥合用可增強磺胺藥在鹼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洩增多。2、對氨基苯甲酸可代替磺胺被細菌攝取,對磺胺藥的抑菌作用發生拮抗,因而兩者不宜合用。3、下列藥物與磺胺藥臺用時,後者可取代這些藥物的蛋白結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謝,以致藥物作用時間延長或毒性發生,因此當這些藥物與磺胺藥合用,或在應用磺胺藥之後使用時需調整其劑量。此類藥物包括口服抗凝藥,口服降血糖藥、甲氨蝶呤、苯妥英鈉和硫噴妥鈉。4、骨髓抑制藥與磺胺藥合用時可能增強此類藥物對造血系統的不良反應。如有指徵需兩類藥物合用時,應嚴密觀察可能發生的毒性反應。有報道認為,柳氮磺吡啶與巰基嘌呤或咪唑嘌呤合用時可能會導致骨髓抑制和粒細胞減少。體外試驗表明,柳氮磺吡啶可抑制巰基嘌呤甲基轉移酶的活性,此種酶參與巰基嘌呤的代謝。5、避孕藥(雌激素類),長時間與磺胺藥合用可導致避孕的可靠性減少,並增加經期外出血的機會。6、溶栓藥物與磺胺藥合用時,可能增大其潛在的毒性作用。7、肝毒性藥物與磺胺藥合用,可能引起肝毒性發生率的增高。對此類患者尤其是用藥時間較長及以往有肝病史者應監測肝功能。8、光敏藥物與磺胺藥合用可能發生光敏的相加作用。9、接受磺胺藥治療者對維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10、烏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產生甲醛,後者可與磺胺形成不溶性沉澱物。使發生結晶尿的危險性增加,因此不宜兩藥合用。11、磺胺藥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漿蛋白結合部位,當兩者合用時可增強保泰松的作用。12、磺吡酮(sulfinpyrazone)與磺胺類藥物同用時可減少後者自腎小管的分泌,其血藥濃度升高且持久,從而產生毒性,因此在應用磺吡酮期間或在應用其治療後可能需要調整磺胺藥的劑量。當磺吡酮療程較長時,對磺胺藥的血藥濃度宜進行監測,有助於劑量的調整,保證安全用藥。13、與洋地黃類或葉酸合用時,後者吸收減少,血藥濃度降低,因此須隨時觀察洋地黃類的作用和療效。14、與丙磺舒合用,會降低腎小管磺胺排泌量,致磺胺的血藥濃度上升,作用延長,容易中毒。15、與新黴素合用,新黴素抑制腸道菌群,影響柳氮磺吡啶在腸道內分解,使作用降低。

藥理作用

柳氮磺吡啶及其代進產物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嘧啶的作用方式尚不明確,可能與其在動物和體外試驗中表現出的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有關,動物放射自顯影研究表明,柳氮磺吡啶(SSZ)能與結締組織親和,並在漿液、肝臟和腸壁中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分別直腸給予柳氮磺吡啶及其主要代謝物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嘧啶的臨床研究表明,產生主要治療作用的可能是5-氨基水楊酸。柳氮磺吡啶主要透過柳氮磺吡啶原藥還是其主要代謝產物產生抗風溼性作用尚不明確。

毒理作用

1、遺傳毒性:在Ames試驗及L51784小鼠淋巴瘤細胞HGPRT基因試驗中SSZ均為表現出致突變作用。但在大鼠、小鼠骨髓微核試驗及小鼠外周RBC試驗、姐妹染色體互換試驗、染色體畸變試驗及人淋巴細胞微核試驗中,其致突變作用尚不明確。2、生殖毒性:雄性大鼠給藥量為800mg/kg/日(4800mg/m2)時,出現雄性生育力損害,臨床上有柳氮磺吡啶給藥引起精子減少症和不育的報道,停藥後可自行恢復大鼠及家兔給藥達人用量的6倍時,雌性動物生育力和胎仔未出現明顯損害,目前尚無充分和嚴格控制的孕婦用藥的臨床研究資料。3、致癌性:進行了F344/N大鼠和B6C3F1小鼠經口給藥兩年的致癌性研究,大鼠給藥量分別為84mg/kg/日(496mg/m2)、168mg/kg/日和337.5mg/kg/日,結果雄性大鼠尿道膀胱移行細胞乳頭瘤的發生率升高(統計學有顯著意義),雌性大鼠337.5mg/kg/日劑量組有2例(4%)出現腎臟移行細胞乳頭瘤;大鼠尿道膀胱和腎臟瘤發生率的增加與腎結石的形成和移行細胞上皮的增生有關。小鼠給藥量分別為675mg/kg/日(2025mg/m2)、1350mg/kg/日和2700mg/kg/日時,各給藥組雌、雄小鼠肝細胞腺瘤、癌的發生率均明顯高於對照組。

藥代動力學

1、柳氮磺吡啶的體內實驗表明,口服給藥時該母體藥物的絕對生物利用度少於15%,口服柳氮磺吡啶後,在腸道內經腸道菌群的作用代謝產生磺胺嘧啶和5-氨基水楊酸,這兩種代謝產物中,磺胺嘧啶在腸道內的吸收較好,代謝效率較高,而5-氨基水楊酸在腸道的吸收效果則相關甚遠。2、吸收:據文獻報告,9名健康男性口服柳氮磺吡啶1g後,作為母體藥物被吸收的劑量少於給藥劑量的15%。服藥90分鐘內在健康受試者的血清中檢測柳氮磺吡啶溶度,其最大濃度出現在服藥3-12小時期間,平均峰值濃度(6μg/ml)出現在服藥6小時後。相比之下,血漿中磺胺嘧啶和5-氨基水楊酸的峰值濃度在給藥約10小時後才出現。這一時間的延長表明透過胃腸傳輸,這兩種代謝產物被運送到小腸下段,在腸道菌群的參與下進行代謝。磺胺嘧啶在結腸能較好地吸收,估計生物利用度為60%。在同一實驗中,5-氨基水楊酸在胃腸道的吸收則相對較差,估計生物利用度為10%至30%。3、分佈:透過靜脈注射計算出柳氮磺吡啶的分佈體積(Vdss)為7.5±1.6升。柳氮磺吡啶與白蛋白的結合度非常高(99.3%),而磺胺嘧啶的主要代謝產物乙醯磺胺嘧啶(AcSP)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約90%。4、代謝:如上所述,柳氮磺吡啶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代謝產物5-氨基水楊酸及磺胺嘧啶。給藥劑量的約15%以母體藥物的形式被吸收,大部分於肝臟內代謝成5-氨基水楊酸及磺胺嘧啶。經檢測,靜脈注射的柳氮磺吡啶的血漿半衰期為7.6+3.4小時。磺胺嘧啶的主要代謝途徑是透過乙醯化形成乙醯磺胺嘧啶。磺胺嘧啶轉變為乙醯磺胺嘧啶的代謝率取決於乙醯化代謝表型。在快乙醯化表型個體中,磺胺嘧啶的平均血漿半衰期為10.44小時,而在慢乙醯化表型個體中,平均血漿半衰期為14.8小時。磺胺嘧啶也可代謝轉變為5-羥基-磺胺嘧啶(SPOH)和N-乙醯基-5-羥基-磺胺嘧啶。5-氨基水楊酸主要在肝臟和腸道內透過依賴於非乙醯化表型的代謝途徑轉變為N-乙醯基-5-對氨水楊酸。由於口服給藥後5-氨基水楊酸使得血漿濃度偏低,因而無法準確估算其血漿半衰期。5、排洩:吸收的磺胺嘧啶和5-氨基水楊酸及其代謝產物主要尿液以遊離代謝產物或葡萄苷酸結合物的形式排出體外。大部分5-氨基水楊酸留存在結腸內,以5-氨基水楊酸和乙醯基-5-氨基水楊酸的形式與排洩物共同排出體外。靜脈給藥後計算出柳氮磺吡啶的清除率為1升/小時。據估計,腎臟中的清除率佔總清除率的37%。6、特殊人群:(1)老年人:在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老年患者體中,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及其代謝產物的血漿半衰期都會延長。其臨床影響尚不清楚。(2)兒童:有文獻報道一些小型研究以4歲以上的潰瘍性結腸炎或炎症性腸病患兒為研究物件。相對成人而言,這些患兒體內的柳氮磺吡啶和磺胺嘧啶的藥代動力學與年齡或劑量的關係不密切。藥代動力學比較實驗可用於判斷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兒童、青少年患者和成人患者間是否存在明顯的藥代動力學差別,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進行過相關實驗。7、乙醯化代謝表型:磺胺嘧啶經多型性酶催化代謝為乙醯磺胺嘧啶,因此存在兩類截然不同的人群:慢代謝者和快代謝者。約有60%的高加索人屬於慢乙醯化代謝表型人群。與快乙醯化代謝表型人群相比,慢乙醯化代謝表型人群的磺胺嘧啶血漿半衰期較長(從10.4小時延長到14.8小時),磺胺嘧啶血漿濃度較高。其臨床意義尚不清楚:不過在一項小型的藥代動力實驗中,已知受試者的乙醯化代謝表型,發現在那些屬磺胺嘧啶的慢乙醯化代謝表型人群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較高。8、性別:性別對柳氮磺吡啶的代謝產物5-氨基水楊酸或磺胺嘧啶的代謝率及代謝型別沒有影響。

貯藏方法

遮光,密封儲存。

有效期

24個月

鑑別

1、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於柳氮磺吡啶20mg),加冰醋酸2ml溶解後,加鋅粉約0.2g,緩緩煮沸,所顯黃色立即消失。2、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於柳氮磺吡啶50mg),置小試管中,用直火加熱,即熔融,繼續加熱,即發生黃煙與二硫化碳的臭氣。3、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359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檢查

1、有關物質:取含量測定項下的細粉適量(約相當於柳氮磺吡啶0.1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氨溶液(取濃氨溶液8ml,用水稀釋至1000ml)適量,超聲使柳氮磺吡啶溶解,放冷,用氨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適量,用氨溶液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含柳氮磺吡啶10μ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柳氮磺吡啶有關物質項下的方法測定,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峰,除磺胺吡啶峰與水楊酸峰外,單個雜質峰面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10%),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4倍(4.0%)。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小於對照溶液主峰峰面積0.05倍的峰忽略不計。2、水楊酸與磺胺吡啶:取有關物質項下的供試品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水楊酸對照品與磺胺吡啶對照品各適量,分別精密稱定,加氨溶液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各含5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柳氮磺吡啶中水楊酸與磺胺吡啶項下的方法測定,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與水楊酸和磺胺吡啶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峰,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均不得過標示量的0.5%。3、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法(通則0931第一法)測定,以鹽酸溶液(9→1000)1000ml為溶出介質,轉速為每分鐘100轉,依法操作,經2小時時,立即將轉籃提出液麵,供試片均不得有裂縫或崩解現象。隨即將轉籃浸入磷酸鹽緩衝液(pH7.5)(取磷酸二氫鉀6.8g與氫氧化鈉1.66g,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0ml,用5mol/L氫氧化鈉溶液或磷酸調節pH值至7.5)900ml的溶出介質中,轉速不變,繼續依法操作,經1小時時,取溶液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ml,置100ml量瓶中,用醋酸醋酸鈉緩衝液(pH4.5)稀釋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在359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按C18H14N4O5S的吸收係數(E1%1cm)為658計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為標示量的70%,應符合規定。4、其他: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01)。

含量測定

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細,精密稱取細粉適量(約相當於柳氮磺吡啶150mg),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氫氟化鈉溶液10ml,振搖使柳氮磺吡啶溶解,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180ml,用醋酸醋酸鈉緩衝液(pH4.5)稀釋至刻度以水作空白,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在359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按C18H14N4O5S的吸收係數(E1%1cm)為658計算,即得。

附註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