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 - 針灸穴位

风池,经穴名。出自《灵枢·热病》。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部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分支。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颈项强痛等。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

名詞釋義

穴在顳顬後髮際陷者中,穴處凹陷似池,為治風之要穴,故名風池。

功能作用

疏風清熱,通宮利竅,醒腦安神。

定位

位於頸後區,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附著部之間的凹陷中,深部為頭夾肌,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分支。

詳細主治

1、中風、癲癇、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等內風所致的病證。2、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腫痛、口眼歪斜等外風所致的病證。3、頸項強痛。

詳細操作

正坐或俯伏,於項後枕骨下兩側凹陷處,當斜方肌上部與胸鎖乳突肌上端之間取穴。針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風府穴,深部中間為延髓,必須嚴格掌握針刺的角度與深度。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神經衰弱、癲癇、感冒、視神經萎縮、視網膜出血、鼻炎、頸椎病、失眠、肩周炎、腦卒中、半身不遂、吞嚥苦難等。2、現代研究,風池穴、上天柱(天柱穴上五分)為主穴,行導氣法。足三里、三陰交,均行補法,對治療內分泌性突眼症有一定療效,並對突眼症的淤血癥狀、微迴圈、血液流變學、血流動力學的檢查,針後都有明顯改善。有報道,針刺風池,對胃液有調整作用,使胃酸和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

配伍

1、配大椎穴、後溪穴主治頸項強痛。2、配睛明穴、太陽穴、太沖穴主治目赤腫痛。3、配上天柱穴(天柱穴上5分)、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對突眼症有一定的療效。4、配液門穴、魚際穴治急性喉頭炎。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在顳顬後髮際陷中。”2、《素問》:“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於耳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