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煩湯 - 方劑

解烦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五。主治春月伤风,邪不尽散,脾胃既衰,肺肾亦衰,心无水养肾与心不交,身热下利六七日,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 名称:解烦汤
  • 出处:《辨证录》卷五
  • 主治:春月伤风,邪不尽散,脾胃既衰,肺肾亦衰,心无水养肾与心不交,身热下利六七日,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組成

人參、巴戟天、麥冬各五錢(15g),白朮一兩(30g),炒棗仁三錢(9g),菖蒲五分(1.5g),神曲一錢(4.5g),白豆蔻二粒(2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健其脾胃,益其心腎。

主治

春月傷風,邪不盡散,脾胃既衰,肺腎亦衰,心無水養腎與心不交,身熱下利六七日,咳而嘔,心煩不得眠。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辨證錄》:“春月傷風,手足逆冷,脈緊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人以為傷寒之症,邪入厥陰結於胸中也,而孰知不然。夫脈浮為風,脈緊為寒,明是傷寒之症,而必謂春月得之,是傷風而非傷寒,人誰信之,然而實有不同也。蓋風最易人肝,春風尤與肝木相應,但肝性所喜者溫風,而不喜寒風也。春月之風,溫風居多而寒風亦間有之,倘偶遇寒風,肝氣少有不順,脈亦現緊象矣。第於緊中細觀之,必前緊而後澀,緊者寒之象,澀者逆之象也。寒風入肝手足必然逆冷,肝氣拂抑而心氣亦何能順泰乎;心既不舒不能生脾胃之土,肝又不舒必至克脾胃之土矣,所以雖飢不能食也。夫傷寒之入厥陰,由三陽而至;傷風之人厥陰,乃獨從厥陰而自入者也。是以傷寒之邪人肝深,而傷風之邪人肝淺。人深者恐其再傳,入淺者喜其易出。但解肝中之寒,而木中之風自散,飲食可進,煩滿逆冷亦盡除矣。方用加味逍遙散治之。此症用解煩湯亦效。人參巴戟天麥冬各五錢,白朮一兩,炒棗三錢,菖蒲五分,神曲一錢,豆蔻二粒。水煎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