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的症狀

潛伏期8~39天,一般為2周。約10%~20%的患者有前驅症狀,表現為上呼吸道卡他症狀或胃腸道功能失調。

臨床上可分為發熱期,低血壓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疊。

發熱期起病急驟,有畏寒、發熱、頭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視力模糊、口渴、噁心、嘔吐、腰痛、腹瀉等。發病後體溫急驟上升,一般在39~40℃之間,熱型以弛張型為多,少數呈稽留型或不規則型,顏面及眼眶區有明顯充血,似酒醉貌。上胸部潮紅,球結膜水腫、充血,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軟顎、腋下可見散在針頭大小的出血點,有時呈條索狀或抓痕樣。肋椎角有叩痛。束臂試驗陽性。

實驗室檢查周圍血象白細胞一般約15000/毫米3,少數病人有類白血病反應,分類中淋巴細胞增多,有異常淋巴細胞,血小板減少。尿中有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

本期一般持續5~6天。

低血壓期一般於病程第4~6天出現,也可出現於發熱期。輕者血壓略有波動,持續時間短。重者血壓驟然下降,甚至不能測出。休克時患者的面板一般潮紅,溫暖,出汗多,口渴,嘔吐加重,尿量減少。可有煩躁不安、譫語、摸空等,重者有狂躁、精神錯亂等。脈搏細速,可出現奔馬律或心力衰竭。

實驗室檢查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及分類中異常淋巴細胞增多,紅細胞總數和血紅蛋白量上升,血小板明顯減少。尿變化顯著。血中尿素氮輕度滯留。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魚精蛋白副凝試驗、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等,可有不同程度的異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