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紅花子 - 中藥材

水红花子,中药名。为蓼科植物荭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果实。具有活血消积,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主治胁腹癥积,水臌,胃脘痛,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消積,健脾利溼,清熱解毒,明目。

主治

脅腹癥積,水臌,胃脘痛,食少腹脹,火眼,瘡腫,瘰癧。

用法用量

內服:湯,3-10g;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適量,熬膏;或搗爛外敷。

注意事項

凡血分無瘀滯及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

水紅花子含槲皮素和花旗松素。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本品煎劑或流浸膏10g(生藥)/kg灌胃,對大白鼠有顯著利尿作用。此利尿作用不伴隨鉀、鈉排洩量的增加,但伴有紅細胞容積的明顯減少及尿中肌酐含量明顯增加,並能使垂體後葉素的抗利尿作用減弱。其利尿機制可能與血液膠體滲透壓的增加及抑制遠端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有關。

2、抗菌作用:水煎劑在試管內對志賀和福氏痢疾桿菌有明顯抗菌作用。

3、抗癌:煎劑、酊劑或石油醚提取物灌胃,每日1次,連續10d,對小鼠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實休型)和肉瘤S180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不穩定。

相關論述

1、《別錄》:“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

2、《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兒痞塊積聚,消年深日久堅積,療婦人石瘕症。”

3、《本草匯言》:“消血積,化癖散癧之藥也。善消磨,能入血分,逐留滯,去痺氣,清血障,明目疾。”

4、《新疆中草藥》:“活血破積,止痛,健脾利溼。”

5、南藥《中草藥學》:“化痞散結,清熱止痛。主治痞塊腹脹,消渴,胃痛,疝氣,產後腹痛。”

6、《全中草藥彙編》:“主治脾腫大,肝硬化腹水。”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中成藥:潰瘍膠囊。

相關配伍

1、治腹中痞積:水紅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攤貼,仍以酒調膏服。忌葷腥油膩。(《保壽堂經驗方》)

2、治胃痛:水紅子或全草9-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脾腫大,肚子脹:水紅花子1000g,水煎熬膏。每次1湯匙,每日2次,黃酒或開水送服。並用水紅花子膏攤布上,外貼患部,每日換藥1次。

4、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紅花子15g,大腹皮12g,黑豆9g,水煎服。(3-4方出自《新疆中草藥手冊》)

5、治結膜炎:水紅花子9g,黃芩9g,菊花12g,龍膽草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6、治瘰癧,破者亦治:水紅花子不以多少,微炒一半,餘一半生用,同為末,好酒調二錢,日三服,食後夜臥各一服。(《本草衍義》)

附註

山東、內蒙古有以酸模葉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L.、江蘇有以柳葉蓼P.lapathifoliumL.var.SalicifoliumSibth.的果實作水葒花子入藥者。前者果實扁圓形,直徑1-1.5mm,厚不及1mm,暗棕色或紅棕色。澱粉粒直徑2-11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柵狀細胞長60-110μm,直徑17-25μm,壁厚5-9μm。後者果實扁圓形或扁長圓形,直徑1.5-2.0mm,厚約0.5mm,殘存花柱較長。澱粉粒直徑2-10μm,臍點點狀;柵狀細胞頂面觀細胞壁不甚明顯。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穗,曬乾,打下果實,除雜質。

炮製方法

1、水紅花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用時搗碎。

2、炒水紅花子:取淨水紅花子置鍋內,文火加熱,炒至大部爆花,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果皮柵狀細胞多成片,黃棕色或紅棕色,側面觀細胞1列,長100-190μm,寬15-30μm,壁厚約9μm;表面觀細胞多角形或類圓形,細胞間隙不明顯,胞腔小,稍下胞腔星狀;底面觀類圓形,內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角質層與種皮細胞碎片易見,與角質層連結的表皮細胞甚扁平;表面觀角質層邊緣常捲曲,表皮細胞長形,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凸出部分末端較平截,有的與相鄰細胞嵌合不全形成類圓或圓錐形間隙;種皮細胞長條形或不規則形,排列疏鬆,細胞間隙大。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花旗松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0∶11∶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瘦果扁圓形,直徑3-4mm,厚約1mm。表面棕黑色、棕黃色或紅棕色,平滑,有光澤,兩面微凹陷,中部略有縱向隆起,先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黃色點狀果柄痕,有的殘留灰白色膜質花被。質堅硬。除去果皮,可見一粒扁圓形種子,外面包被有淺棕色膜質種皮,先端有淺棕色突起的珠孔,基部有一圓形種臍,胚乳白色,粉質,胚細小,彎曲,位於胚乳的周圍。氣微,味微辛。

以粒大、飽滿、色棕黑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蓼科蓼屬葒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3m。莖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長毛。葉互生;葉柄長3-8cm;托葉鞘筒狀,下部膜質,褐色,上部草質,被長毛,上部常展開成環狀翅;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10-20cm,寬6-12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疏生軟毛。總狀花序由多數小花穗組成,頂生或腋生;苞片寬卵形;花淡紅或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橢圓形;雄蕊通常7,長於花被;子房上位,花柱2。瘦果近圓形,扁平,黑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除西藏自治區外,分佈幾遍全國。

道地產區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四川、貴州、雲南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和水邊溼地。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環境。土壤要求溼潤、疏鬆,可在屋旁和溝邊栽培。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春播,播種前,先深挖土地,敲細整平,按行、株距各約33-35cm開穴,深約7cm,每穴播種子約10粒,每1h㎡播種量9-15kg,播後施人畜糞水,蓋上草木灰或細土約1cm左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