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根 - 中藥材

牛蒡根,中药名。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Arctiumlappa L.的根。牛蒡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具有散风热,消毒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面肿,咽喉肿痛,齿龈肿痛,风湿痹痛,癓瘕积块,痈疖恶疮,痔疮脱肛。

功效作用

功能

散風熱,消毒腫。

主治

主治風熱感冒,頭痛,咳嗽,熱毒面腫,咽喉腫痛,齒齦腫痛,風溼痺痛,癓瘕積塊,癰癤惡瘡,痔瘡脫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搗汁;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塗;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

《本草拾遺》:惡實根,蒸暴幹,不爾,令人慾吐。

化學成分

1、含愈創木內酯類化合物:牛蒡種噻吩-α,牛蒡種噻-b。又含硫炔類化合物,牛蒡酮a、b,牛蒡醇a、b,牛蒡醛、牛蒡酸b、c,牛蒡酸b,甲酯-,牛黃酮a乙酸酯,多炔類化合物,(11E)-1,11-十三碳二烯-3,5,7,9-四炔,(3E,11E)-1,3,11-十三碳三烯-5,7,9-三炔,(3E)-3-十三碳烯-5,7,9,11-四炔-1,2-環氧化合物,(4E、6E、12E)-4,6,12-十四碳-8,10-二炔-1,3-二乙酸酯,(4E,6Z)-4,6-十四碳二烯-8,10,12-三炔-1,3-二乙酸酯[(8Z,15Z)-十七碳-1,8,15-三烯-11,13-二炔。(S)-12,13-環氧-2,4,6,8,10-十三碳烯-3,5,7,9,11-五炔。

2、根中的揮發性成分有:去氫木香內酯,去氫二氫木香內酯,3-辛烯酸,3-已烯酸,2-甲基丙酸,2-甲基丁酸,2-甲氧基-3-甲基吡嗪,苯乙醛,苯甲醛,丁香烯,1-十七碳烯,1-十五碳烯等成分。

3、還含多種揮發性有機酸,此外,還含α,β-香樹酯醇,羽扇豆醇,蒲公英甾醇,φ-蒲公英甾醇,豆甾醇,谷甾醇。

藥理作用

1、促生長作用:牛蒡根製備的天然食用纖維,不同比例地加入含有中毒劑量的莧紫的基礎飲食中,喂飼斷奶大鼠,結果使大鼠成長加速,並超過單用基礎飲食組大鼠。

2、其他作用:用二氯甲烷和乙醇,從朱蒡根中分離得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此外,還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

相關論述

1、《山家清供》:蒡脯,孟冬後採根去皮,淨洗,煮毋失之過,槌匾壓以鹽、醬、茴、蘿、姜、椒熟油諸料研細一兩,火培幹食之,如肉脯之味。筍與蓮脯同法。

2、《救荒本草》:牛蒡子,俗名夜叉頭,根謂之牛菜,生魯平山澤,今處處有之。苗高二三尺,葉如芋葉,長大而澀,花淡紫色,實似蘿葡而褐色,外殼如慄球而小,多刺;殼中有子,如半粒麥而匾小,根長尺餘,粗如拇指,其色灰鑒。採葉燥熟,水浸去邪氣,淘洗淨,油鹽調食;及取根,洗淨,煮熟食之。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時氣餘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能飲食:牛蒡根搗絞取汁,服一小盞。(《聖惠方》)

2、治熱攻心,煩躁恍惚:牛蒡根搗汁一升。食後分為三服。(《食醫心境》)

3、治頭面忽腫,熱毒風內攻,或手足頭面赤腫,觸著痛:牛蒡子根洗淨研爛,酒煎成膏,攤在紙上,貼腫處,仍以熱酒調下,一服,腫止痛減。(《斗門方》)

4、治喉中熱腫: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四服。忌蒜、面。(《延年秘錄》)

5、治小兒咽腫:牛蒡根搗汁,細嚥之。(《普濟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10月間採挖2年以上的根,洗淨,曬乾。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乾燥。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置陰涼乾燥處。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根呈紡錘形,肉質而直立。皮部黑褐色,有皺紋,內呈黃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飲片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片狀。外表面黑褐色,有皺紋;切面黃白色。味微苦而黏。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牛蒡屬植物牛蒡。

形態特徵

牛蒡又名鼠黏草、夜叉頭、蝙蝠刺、蒡翁菜、便牽牛、餓死囊中草、疙瘩菜、象耳朵、老母豬耳朵、鼠見愁、老鼠愁。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壯,肉質,圓錐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帶紫褐色,有縱條稜。基生葉大形,叢生,有長柄;莖生葉互生;葉片長卵形或廣卵形,長20-50cm,寬15-40cm,先端鈍,具刺尖,基部常為心形,全緣或具不整齊波狀微齒,上面綠色或暗綠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頭狀花序簇生於莖頂或排列成傘房狀,直徑2-4cm,花序梗長3-7cm,表面有淺溝,密被細毛;總苞球形,苞片多數,覆瓦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鉤曲;花小,紅紫色,均為管狀花,兩性,花冠先端5淺裂,聚葯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花葯黃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圓盤狀,著生短剛毛狀冠毛;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灰褐色,具縱稜,冠毛短刺狀,淡黃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常栽培。野生者,多生於山野路旁、溝邊、荒地、山坡向陽草地、林邊和村鎮附近。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0-25℃,發芽率70%-90%。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播種期南方於秋季8-9月;北方於春季3-4月;夏季亦可播種。如遇乾旱,出苗不易整齊;秋播如果太晚,第2年則不能開花結實。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為主。播種前將種子放在30-40℃溫水中浸泡24h,按行株距70cm×50cm開穴,穴深10cm,穴內施腐熟廄肥或堆肥,填一薄層細土,播5-6粒種子,澆水,覆土3-5cm,稍加鎮壓。每1hm2用種量15-30kg。播後10d左右出苗。育苗移栽法,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病蟲防治

1、白粉病:發病初期噴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

2、褐斑病:5-6月發病,可噴代森鋅65%可溼性粉劑600倍液。

3、另有花葉病為害。蟲害有食子蟲、蚜蟲、紅蜘蛛,以及銀紋夜蛾、地老虎等為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