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 - 中藥材

蛞蝓,中药材名。为蛞蝓科动物黄蛞蝓Limaxfravus(Linnaeus)、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Linnaeus)的全体。具有祛风定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㖞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咽肿,喉痹,痈肿,丹毒,痰核,痔疮肿痛,脱肛。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定驚,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筋脈拘攣,驚癇,喘息,咽腫,喉痺,癰腫,丹毒,痰核,痔瘡腫痛,脫肛。

用法用量

內服:焙乾研末或研爛為丸,2-3條。外用:研末或搗敷,5-10條。

注意事項

病非屬實熱者及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

全體含一種特殊的凝集素:唾液酸。

藥理作用

蛞蝓混懸液以800mg/kg劑量給荷瘤小鼠灌胃,24h後對ARS肉瘤(腹水型)即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達47.4%;而給藥劑量為120mg/kg時,48h抑瘤率可達51.6%。對Lewis肺癌的抑制率則蛞蝓混懸液以800mg/kg劑量給藥,24h為最佳,抑瘤率為30%以上。離體實驗表明,其0.6%蛞蝓浸出液明顯抑制肺癌細胞(A549)生長。而蛞蝓混懸液600-1200mg/kg劑量給小鼠灌胃給藥7d,對P388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900mg/kg劑量效果最好。

相關論述

1、《本經》:“主賊風喎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

2、《本草衍義》:“治蜈蚣、蠍毒。”

3、《綱目》:“治腫毒焮熱,熱瘡腫痛。”

4、《廣西藥用動物》:“平喘,理疝。主治哮喘,疝氣。”

5、《本草崇原》:“主定驚清熱,解毒舒筋。治咽喉腫痛,風熱喉痺。納入喉中,令吞下。”

6、《得配本草》:“消痰核。”

7、《吉林中草藥》:“疏風,鎮驚,固脫。治熱瘡腫痛,支氣管炎,脫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兒驚風:蜓蚰1條,加白糖少許,搗爛外敷小兒囟門。再用針挑刺四縫穴。(《蟲類藥的應用》)

2、治喘息:蛞蝓100條。洗淨,加貝母適量,同搗如泥,為丸。每次1.5g,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3、治扁桃體炎:蜒蚰2條(洗淨),烏梅3枚。煎服。(《蟲類藥的應用》)

4、治丹毒癰腫:活蛞蝓數只。醋浸搗爛,入冰片少許敷患處。(《泉州本草》)

5、治疔瘡:蜒蚰1-2條,明礬6g。搗爛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蟲類藥的應用》)

6、治痔熱腫痛:蛞蝓、京墨研塗妙。(《婦人良方》)

7、治腳脛爛瘡,臭穢不可近:蜒蚰十條。瓦焙研末,油調敷之。(《救急方》)

8、治燙火灼傷:蛞蝓10條,麻油適量,一同放進玻璃瓶內浸泡。蛞蝓溶化後,用鴨毛蘸藥液塗患處,幹了再塗。(《廣西藥用動物》)

9、治閉經瘀血作痛:蛞蝓(醋炙)為末。泡酒服,每次3g。(《泉州本草》)

10、治牙疳痛:用蜒蚰一條,將細夏布包之,揩在患處。(《良方集腋》)

附註

同屬動物中尚有雙線嗜粘液蛞蝓Phiolomycusbilieatus(Benson)和皺紋嗜粘液蛞蝓P.rugulosusChenetKao可同等入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季於潮溼陰暗處捕捉。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1、黃蛞蝓:生活於陰暗潮溼、腐殖質多的地方,畏光怕熱,白天匿藏,夜晚及陰雨天活動。雜食性,喜食蔬菜、瓜果、植物葉及幼苗等,也食人們食物的殘渣。為農業害蟲。2、野蛞蝓:生活習性同上種。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蛞蝓科動物黃蛞蝓、野蛞蝓。

形態特徵

1、黃蛞蝓:無外殼,體柔軟,呈不規則的圓柱形,體前端寬大,後端狹小,尾部具有短的尾嵴。在活動時,最大者體長可達120mm,體寬12mm。頭部具有2對淺藍色的觸角,大觸角頂端具眼點。在身體背部前端的1/3處,有一橢圓形的外套膜,其前半部呈遊離狀態。背面具有同心圓的皺褶。體呈黃褐色或深橙色,具有分散淡黃色的斑點,靠近足部兩側的顏色較淺,蹠足為淡黃色。貝殼退化為內殼,包在外套膜內,為一薄而透明、橢圓形的石灰質板。背部具有明顯的生長紋。2、野蛞蝓:無外殼,體柔軟光滑,呈不規則的圓柱形,尾部狹長,具有鈍的尾嵴。活動伸展時,體長30-60mm,寬4-6mm,內殼殼長4mm,寬2mm。體表呈灰色、黃褐色或暗褐色,有的個體有淺的和不明顯的暗帶紋或斑點。

分佈區域

1、黃蛞蝓:分佈於黑龍江、吉林、新疆、江蘇、浙江、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及北京、上海等地。2、野蛞蝓:分佈於內蒙古、河北、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