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是怎麼引起的

大腸息肉是怎麼引起,具體病因還不清楚,可能是遺傳性、家族性、炎性增生性和其他日常飲食習慣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發病與年齡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年齡越大,息肉發生率就越高,40歲以上人群,可達到50%。因此建議定時進行結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是粘膜隆起的贅生物的總稱,大腸息肉的息肉主要見於大腸,而小腸比較少見。臨床症狀通常不明顯,或者比較輕微和不典型而常被人忽視。而大腸息肉並沒有明確的成因,通常由遺傳性、炎性增生性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那麼大腸息肉是怎麼引起的呢?
1、炎症刺激引起
由於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可能會導致腸粘膜長出息肉狀肉芽腫。如晚期大腸血吸蟲病、腸結核、潰瘍性大腸炎和非特異性直腸炎等,都可以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狀芽腫。但有的慢性炎症可能會導致腺體阻塞,粘液滯留而形成息肉,比如幼年性息肉。
2、飲食因素引起
日常飲食與結直腸息肉的形成有一點關聯,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當脂肪攝入低於膳食標準的15%時,直腸息肉的發生率相對較低。高脂肪膳食能夠增加結腸中的膽酸,從而增加息肉出現的可能。
3、基因突變或遺傳引起
大腸息肉的形成與遺傳和基因突變有著密切的關係,如腺瘤狀息肉的形成與顯隱性基因有關,顯性基因與家族的息肉病有關,而隱形基因與孤立性腺瘤性息肉有關。
4、大腸息肉的發病與年齡的關係
一般年齡越大出現息肉的可能性越高,40歲以下人群當中,息肉的發病率大約為20%-30%,40歲以上的人群,息肉發生率則為40%-50%。因此年齡較高的人建議定期到醫院進行結腸鏡檢查,以防止息肉的出現。
5、糞便刺激而引起
糞便中的異物或粗渣會造成大腸粘膜的損傷或者長期刺激大腸粘膜上皮,而使其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或細胞產生增生,或脫落速度減慢,這都可能促使息肉狀突起。
以上就是大腸息肉是怎麼引起的一些介紹,因為對該病成因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因此患者還需要到醫院採取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