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導痰湯《張氏醫通》 - 方劑
十味导痰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张氏医通》卷十六。具有《医略六书》:祛风豁痰之功效。主治①《张氏医通》:痰湿上盛,头目不清。②《医略六书》:风湿痰盛,脉弦浮滑者。
- 名称:十味导痰汤《张氏医通》
- 出处:《张氏医通》卷十六
- 功用:《医略六书》:祛风豁痰
- 主治:①《张氏医通》:痰湿上盛,头目不清。②《医略六书》:风湿痰盛,脉弦浮滑者
組成
導痰湯、羌活(9g),天麻(9g),蠍尾(3g)。
用法用量
臨服入雄黃末少許。
功用
《醫略六書》:祛風豁痰。
主治
①《張氏醫通》:痰溼上盛,頭目不清。②《醫略六書》:風溼痰盛,脈弦浮滑者。
方義
南星散風痰之閉遏,半夏燥溼痰之內壅,枳實破滯氣以降下,羌活疏經絡以散風,茯苓滲溼和中,天麻疏風化痰,陳皮利氣和胃,甘草緩中和解,蠍尾祛風清經絡,雄黃燥溼豁痰涎,內化則風自外解而經絡清和,何有脅滿抽搐之患哉。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方選論《張氏醫通》:“十味導痰。治溼熱上盛,頭目不清。導痰湯加羌活、天麻、蠍尾。臨服入雄黃末少許”2、方論選錄《中醫講稿選編》:“十味導痰湯 見《張氏醫通卷十六·二陳湯祖方》。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膽星、羌活,天麻、蠍尾,雄黃末。二陳湯加南星、枳實名導痰湯,所以除溼痰之壅盛也。再加羌活、天麻、蠍尾、雄黃,則能平風木之威。溼滲風停,痰無再作之餘地焉。”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痰溼內壅,挾風邪而胸脅滿悶,經氣不能布護,故手足抽搐不己焉。(《中華醫方》)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