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臨泣穴 - 針灸穴位

头临泣,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主治头痛、目痛、目眩、流泪、目翳、鼻塞、鼻渊、小儿惊痫。平刺0.5-0.8寸。

名詞釋義

該穴當目瞳孔直上入髮際5分處,目者,泣之所出,穴臨其上,故名頭臨泣。

功能作用

清瀉膽熱,醒神寬胸,宣通鼻竅。

定位

位於頭部,前髮際上0.5寸,瞳孔直上。

解剖

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布有額神經內、外支會合支。

詳細主治

1、頭痛。

2、目痛、目眩、流淚、目翳等目疾。

3、鼻塞、鼻淵。

4、小兒驚癇。

詳細操作

正坐仰靠,在目中線直上,入前髮際0.5寸處。平刺0.5-0.8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角膜白斑、外眼角充血、急性結膜炎、腦出血、腦卒中、瘧疾、癲癇等。

配伍

1、配頭維穴治淚出。2、配金門穴、合谷穴治耳聾。3、配後溪穴、攢竹穴、合谷穴、小骨空穴治眼赤腫痛。4、配風府穴、風池穴、陽谷穴、液門穴等治目眩。5、配臨泣穴、星穴、百會穴、前谷穴等治鼻塞。6、配迎香穴、合谷穴、太沖穴等治鼻淵。7、配臨泣穴、百會穴、肩井穴、曲池穴等治中風。8、配水溝穴、合谷穴治諸風不識人。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2、《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卒中風不識人,目眩鼻塞,目生白翳,多淚。”3、《神應經》:“白翳:臨泣、肝俞。”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